[实用新型]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5193.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万光明;潘璐意;翟心明;余开颜;吴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胸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杜蔚琼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双抗经外周 静脉 穿刺 中心 | ||
1.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PICC导管本体和连接器组成;
其中,所述PICC导管本体和连接器相互连接;
所述PICC导管本体,由PICC导管主体、PICC导管外缓释层和PICC导管内缓释层组成;
所述PICC导管主体,具有中通管路;
所述PICC导管外缓释层,位于PICC导管主体的外表面;
所述PICC导管内缓释层,位于PICC导管主体的内表面;
所述PICC导管外缓释层,缓释具有抗感染和/或抗血栓作用的药物;
所述PICC导管内缓释层,缓释具有抗感染和/或抗血栓作用的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上具有吸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PICC导管外缓释层,为嵌套于PICC导管主体外部的套管结构;
所述PICC导管外缓释层的外视面上密布有纳米级通孔;
所述PICC导管外缓释层和PICC导管主体之间填充有抗感染和/或抗血栓作用的药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PICC导管内缓释层,为嵌套于PICC导管主体内部的套管结构;
所述PICC导管内缓释层的内视面上密布有纳米级通孔;
所述PICC导管内缓释层和PICC导管主体之间填充有抗感染和/或抗血栓作用的药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PICC导管外缓释层,包括第一PICC导管外缓释层和第二PICC导管外缓释层;
所述第一PICC导管外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外缓释层彼此独立设置于PICC导管主体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PICC导管外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外缓释层内填充有不同的药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PICC导管内缓释层,包括第一PICC导管内缓释层和第二PICC导管内缓释层;
所述第一PICC导管内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内缓释层彼此独立设置于PICC导管主体的内表面;
所述第一PICC导管内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内缓释层内填充有不同的药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ICC导管外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外缓释层彼此独立的、呈螺旋式的设置于PICC导管主体的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ICC导管外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外缓释层彼此独立的、呈交错状的设置于PICC导管主体的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ICC导管内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内缓释层彼此独立的、呈螺旋式的设置于PICC导管主体的内表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双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PICC导管内缓释层与第二PICC导管内缓释层彼此独立的、呈交错状的设置于PICC导管主体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胸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51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