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膝关节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5878.6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徐寒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38 | 分类号: | A61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温雷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膝关 节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膝关节假体,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膝关节假体包括:相连接的胫骨托和胫骨垫;胫骨垫上具有弹性区域,当胫骨托和胫骨垫间由于微动而产生切向力时,弹性区域发生弹性形变进而抑制胫骨托和胫骨垫间的微动。如上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在患者行走时,胫骨托和胫骨垫间产生切向力,胫骨垫的弹性区域便在该切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削弱胫骨托与胫骨间的摩擦做功,从而抑制胫骨托与胫骨垫间的微动,减少胫骨托与胫骨垫间的磨损程度及所产生的磨屑量,可以防止胫骨托与胫骨垫发生无菌性松动;且胫骨垫的弹性区域在患者跑动或跳跃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降低膝关节假体断裂失效等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膝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膝关节假体置换自上世纪问世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假体植入效果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但假体晚期无菌性松动问题仍是目前假体失效的主要形式。其中,引起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是假体部件间或假体与骨组织间的微动磨损及其产生的磨屑。随着生物固定方法逐渐被应用于膝关节假体置换,假体与骨组织间的晚期松动问题逐渐得到改善,但假体部件间的微动,即胫骨托与胫骨垫间的微动问题仍有待于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膝关节假体的胫骨托与胫骨垫间易产生微动进而导致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问题,提供一种膝关节假体。
一种膝关节假体,包括:相连接的胫骨托和胫骨垫;
所述胫骨垫上具有弹性区域,当所述胫骨托和所述胫骨垫间由于微动而产生切向力时,所述弹性区域发生弹性形变进而抑制所述胫骨托和所述胫骨垫间的微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区域为所述胫骨垫的中部区域及前端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垫的靠近所述胫骨托的壁上设置有镂空结构,以形成所述弹性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的形状为网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镂空结构由多个栅条并列排布形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栅条的间距沿所述胫骨垫的中部至前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条的形状为一字形、波浪形或折线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托与所述胫骨垫间具有流道,所述流道贯穿至所述膝关节假体的前、后壁,且所述流道还与每相邻两个所述栅条的间隙均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胫骨垫的靠近所述胫骨托的壁上具有由前至后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有所述栅条;
所述胫骨托的上端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前壁上具有第一通孔及后壁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胫骨垫盖装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通槽的前端槽口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及后端槽口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通,其中所述通槽与所述容纳腔配合构成所述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膝关节假体还包括:位于所述胫骨垫上方的股骨髁。
如上所述的膝关节假体,在患者行走时,胫骨托和胫骨垫间产生切向力,胫骨垫的弹性区域便在该切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削弱胫骨托与胫骨间的摩擦做功,从而抑制胫骨托与胫骨垫间的微动,可以防止胫骨托与胫骨垫发生无菌性松动;且胫骨垫的弹性区域在患者跑动或跳跃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降低膝关节假体断裂失效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膝关节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膝关节假体在一个步态周期内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胫骨垫-胫骨托固定界面微动云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胫骨垫从下往上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5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