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除尘防结垢蒸发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8133.5 | 申请日: | 202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1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海斌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3001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拱***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除尘 结垢 蒸发 冷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除尘防结垢蒸发冷却设备,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蒸发冷却器,蒸发冷却器包括第一桶节、第二桶节和第三桶节,第二桶节与第一桶节和第三桶节之间均间隙设置,且通过若干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桶节与第一桶节和第三桶节之间均设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承重圈,承重圈内设有若干凸块,凸块上设有刮板,刮板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均与凸块固定连接,且凸块两端结构均相同,第一桶节靠近地面一端设有回收机构,承重圈远离凸块一侧设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带动承重圈转动,从而带动刮板清理各个桶节的内壁,从而可以改善蒸发冷却器在使用中筒壁的积灰问题,进而提高该设备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除尘防结垢蒸发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蒸发冷却器系统是转炉干法除尘三个子系统之一,同时也是保证转炉一次除尘效果的关键环节。转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由活动烟罩捕集,然后经过汽化冷却烟道,在回收热能的同时对烟气进行初次降温。一般汽化冷却烟道出口温度约为800-1000℃。然后进入蒸发冷却器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进行烟气的二次降温,同时捕集粗颗粒粉尘。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新建及改建的转炉大都采用干法除尘系统。转炉主厂房内干法除尘设备常规布置如下:双流喷枪安装在汽化冷却烟道末端,向蒸发冷却塔内喷水雾进行降温及降尘,并对荒煤气进行调质;香蕉弯收集的粗灰通过内置双链式输送机送至粗灰仓,由运灰车外运。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蒸发冷却器筒壁会慢慢积灰,当灰积累一定时间后甚至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除尘防结垢蒸发冷却设备,通过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齿圈的转动,齿圈转动时可以带动其侧固定和连接的若干刮板在第一桶节、第二桶节和第三桶节内壁上旋转,由于刮板与各个桶节内壁贴的很近,当桶节壁稍有积灰时便可将其刮落,从而可以改善蒸发冷却器在使用中筒壁的积灰问题,进而提高该设备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次除尘防结垢蒸发冷却设备,包括蒸发冷却器,所述蒸发冷却器包括第一桶节、第二桶节和第三桶节,所述第一桶节、所述第二桶节和所述第三桶节自下而上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桶节与所述第一桶节和所述第三桶节之间均间隙设置,且通过若干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桶节与所述第一桶节和所述第三桶节之间均设有清理机构,所述第二桶节与所述第一桶节和所述第三桶节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承重圈,所述承重圈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远离所述地面一端螺纹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且所述刮板与所述第一桶节或所述第二桶节或所述第三桶节内壁均贴合,所述刮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且所述凸块两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桶节靠近地面一端设有回收机构,所述承重圈远离所述凸块一侧设有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带动承重圈的转动,承重圈转动时可以带动其侧固定和连接的若干刮板在第一桶节、第二桶节和第三桶节内壁上旋转,由于刮板与各个桶节内壁贴的很近,当桶节壁稍有积灰时便可将其刮落,从而可以改善蒸发冷却器在使用中筒壁的积灰问题,进而提高该设备的便利性,大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清理蒸发冷却器内壁的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靠近地面一侧设有工作台,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蜗杆一侧啮合有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承重圈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电机输出端同轴且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靠近地面一侧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海斌,未经何海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8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