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节能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8849.5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8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峰;徐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兆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F04D13/06;F04D29/6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苏州见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21 | 代理人: | 胡益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节能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泵节能监测装置,涉及水泵技术领域。该水泵节能监测装置包括泵体、进水管、出水管、驱动电机、驱动轴、叶轮、监测机构、数据收集器和显示机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连通有具有阀门的压力测量管,压力测量管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头。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连通有具有阀门的温度测量管,温度测量管上安装有第二连接头。监测机构包括相互并联的出口温度传感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泵内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出口压力变送器和入口压力变送器。显示机构和数据收集器均固定于底座,显示机构具有用于显示监测机构的检测数据的显示屏。监测机构将检测得到的数据传输至显示机构,显示屏便能显示各个检测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泵节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式水泵之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形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快速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源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
目前的水泵每隔一定的周期都应进行一次节能监测,以便于根据节能监测报告作出能源使用情况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但是目前水泵的节能监测极为不便,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泵节能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水泵的节能监测极为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泵节能监测装置,主要可以包括:泵体、进水管、出水管、驱动电机、驱动轴、叶轮、监测机构、数据收集器和显示机构。
泵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进水管上具有第一法兰和第一球阀,出水管上具有第二法兰和第二球阀。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连通有具有阀门的压力测量管,压力测量管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头。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连通有具有阀门的温度测量管,温度测量管上安装有第二连接头。
监测机构包括相互并联的出口温度传感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泵内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出口压力变送器和入口压力变送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入口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连接头与对应的温度测量管相连,泵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泵体内液体的温度,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泵体周围的环境温度。出口压力变送器和入口压力变送器通过第二连接头与对应的压力测量管相连。
显示机构和数据收集器均固定于底座,显示机构具有用于显示监测机构的检测数据的显示屏。出口温度传感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泵内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出口压力变送器和入口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收集器的输入端电性相连,数据收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机构的输入端电性相连。
第一法兰的设置,方便进水管与其他导管连通,第二法兰的设置,方便出水管与其他导管连通。第一球阀的设置,便于调节进水管中的流量,第二球阀的设置,便于调节出水管中的流量,监测机构能够检测得到多种工况下的数据,以保证监测机构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监测机构将检测得到的数据传输至显示机构,显示屏便能显示各个检测数据,以便操作者得出节能监测报告,以便于根据该节能监测报告作出能源使用情况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入口温度传感器均有4个,每个出口温度传感器和入口温度传感器均与一温度测量管连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出口压力变送器和入口压力变送器均有4个,每个出口压力变送器和入口压力变送器均与一压力测量管连接,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座的上侧固设有多个缓冲套,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下方固设有橡胶垫,支撑座上固设有多个连接柱,缓冲套和连接柱一一对应,连接柱的上端插接在缓冲套内,连接柱与缓冲套之间设置有纵向减震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兆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兆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8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