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射缸和压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89260.7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实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芳艳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射缸 压铸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射缸和压铸机,压射缸包括活塞杆和铜套,铜套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所述铜套的内周壁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具有拐角的密封圈,所述拐角处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沿着所述密封圈的轴向延伸和径向延伸,以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挤压间隙,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安装槽的侧面之间形成第二挤压间隙。密封圈与铜套之间形成第一挤压间隙和第二挤压间隙,这样当密封圈受到外力的作用时,第一凸部会向安装槽两个壁面变形并挤压铜套,从而形成紧密的密封面,通过增大密封圈的变形范围,提高密封效果。同时,设有至少两道密封,又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射缸和具有该压射缸的压铸机。
背景技术
在压铸机中,压射缸是一个重要的液压元件。现有的压射缸的前端盖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性能较差,经常出现漏油的情况,既污染工作环境,又减小了锁模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射缸,能够提高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射缸的压铸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射缸,包括活塞杆和铜套,铜套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所述铜套的内周壁沿轴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具有拐角的密封圈,所述拐角处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沿着所述密封圈的轴向延伸和径向延伸,以使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挤压间隙,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安装槽的侧面之间形成第二挤压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射缸,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密封圈与铜套之间形成第一挤压间隙和第二挤压间隙,这样当密封圈受到外力的作用时,第一凸部会向安装槽两个壁面变形并挤压铜套,从而形成紧密的密封面,通过增大密封圈的变形范围,提高密封效果。同时,设有至少两道密封,又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凸部在所述密封圈的轴向上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圈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沿着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凸部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密封圈的轴向上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铜套的内周壁沿轴向安装有至少两个导向支承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支承环与至少两个所述密封圈沿着轴向交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射缸的前缸盖内设有供所述活塞杆穿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内周壁具有凹槽,所述铜套安装于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铜套的外周壁与所述前缸盖之间安装有密封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铜套的外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与所述前缸盖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铸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压射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铸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的压射缸,密封效果好,能减少漏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射缸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实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实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892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