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壳板结构和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1424.X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8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62 | 分类号: | H01M10/656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6;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邱成杰;岳永先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壳板结构和电池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壳板结构,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两组相对的侧板,所述第一层板、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侧板围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层板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以能够在所述中空腔体内形成通风风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包,设置有电池模组和上述电池壳板结构,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第二层板背向所述第一层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壳板结构能够增强壳板的换热效果,提高对电池包的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池壳板结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该电池壳板结构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锂电池储电性能和放电性能较好,受到大多数人们的欢迎。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应用领域对锂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的容量、功率也越来越大。
虽然电动汽车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用户接受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相比较于传统燃油车,锂电池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一直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电池在工作状态时的发热量较大,热量如不及时散去,将导致锂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并最终导致锂电池变形、影响锂电池充放电质量甚至造成爆炸。因此,电动汽车的锂电池需要保证处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以确保功率的输出、延长使用寿命。
目前锂电池的高温冷却主要有自然冷却、液冷和强制风冷三种方式,其中,采用自然冷却时锂电池的模组都直接贴在下壳体上,高温时主要换热面为下壳体,但下壳体在设计时为了减重和强度都会设置为双层结构,外界空气只能与下壳体最外侧一层的铝板进行换热,而无法与下壳体内侧的铝板及模组进行换热,下壳体双层结构内腔的空气还会存在一定的保温作用,均会导致锂电池的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壳板结构,以能够增强壳板的换热效果,提高对电池包的冷却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壳板结构,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两组相对的侧板,所述第一层板、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侧板围成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层板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口,以能够在所述中空腔体内形成通风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多个位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连接,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通风口相配合以形成所述通风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与位于所述中空腔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组所述侧板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加强筋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通风间隙,至少一个所述通风间隙的两端设置有所述通风口,以使得所述通风口与对应的所述通风间隙连通形成所述通风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层板连接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层板背向所述第二层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散热翅片平行设置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层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为沿所述中空腔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层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板为金属平板。
进一步的,至少一组相对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壳板连接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壳板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1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光伏储能帐篷箱
- 下一篇:一种口形成部件和容器盖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