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中心水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4083.1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7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扈光霞;毕文明;王少勇;郝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心水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数据中心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两个数据机房换热器,所述第二水管左端固定连接有闭式冷却塔,所述第三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取热板,所述冷却水取热板右侧设置有取热循环水泵,所述取热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右侧设置有末端循环水泵。本实用新型中,当温度较低需要供暖时,直接将数据机房设备散热通过数据机房换热器置换出来,通过冷却水取热板、取热循环水泵、热泵机组和末端循环水泵组成的冷却水热回收提热系统将低温热水提升为高温热水满足供热需求,在非供暖季节,直接将数据机房设备散热通过数据机房换热器置换出来,利用冷却塔进行散热,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中心水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机房由于存在计算机、服务器集群设备、UPS电源间、电池间等需要散热的设备,全年都需要供冷,理论上讲需要散去的热量即为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热量,目前常用的方式为冷水机组+冷却塔散热,夏季开启冷水机组制冷,冬季及过渡季节,直接利用冷却塔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数据中心IT设备均为24小时工作,24小时都在源源不断产生热量,在运行时会产生很多热量,进入服务器的电能大多以热的形式散发出去,而冷却这些热量又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如何回收这些热量,并有效利用数据中心散发的热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数据中心水余热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数据中心水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两个数据机房换热器,所述数据机房换热器顶部之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左侧固定连接有换热循环水泵,所述换热循环水泵左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左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闭式冷却塔,所述第二水管中间位置后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中间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抽水水泵,所述抽水水泵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三水管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冷却水取热板,所述冷却水取热板右侧设置有取热循环水泵,所述取热循环水泵与冷却水取热板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取热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右侧设置有末端循环水泵,所述末端循环水泵与热泵机组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水管上中间靠左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水管上中间靠前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且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抽水水泵左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末端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末端供能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闭式冷却塔顶部中间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加药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的材质均为耐热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清荣昊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4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油箱扶手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