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4535.6 | 申请日: | 202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84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云;景明杰;朱文娟;褚俊杰;孙培文;韩洪发;陈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伟云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建 水利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建地下排水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包括雨水井,所述雨水井的四周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雨水井的底部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内部放置有沉淀筒,所述排水孔内部插接有排水管,所述沉淀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边环,所述沉淀筒底部内壁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部开设有过滤孔,所述支撑边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拉扣。该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通过在雨水井的底部开设沉淀槽,并在沉淀槽的内部设置沉淀筒,同时在沉淀筒的底部开设过滤槽及过滤孔,在城市进行排水的时候,水中的杂质及垃圾会首先流到较低的沉淀筒内进行沉淀,从而避免垃圾直接流入到排水管中而导致排水管堵塞,达到了不易堵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建地下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建造中,城市的排水结构尤为重要。很多古老的城市,其排水结构均为很普通的雨水井和输送管道进行排水,在长时间使用中,雨水井中会积累大量的垃圾及淤泥,对排水结构的内部造成堵塞,一旦进入夏季多雨季节,城市路面很容易大量积水。
因为,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城建地下排水结构容易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具备避免堵塞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传统排水设施内部容易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包括雨水井,所述雨水井的四周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雨水井的底部开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内部放置有沉淀筒,所述排水孔内部插接有排水管;
所述沉淀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边环,所述沉淀筒底部内壁开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部开设有过滤孔,所述支撑边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拉扣。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高于雨水井底部内壁,且排水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沉淀槽位于雨水井底部轴心,所述沉淀筒的外表面与沉淀槽的内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边环的直径大于沉淀筒的直径,所述支撑边环的内环与沉淀筒的内径相等,所述支撑边环的底部与沉淀槽的顶部搭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槽位于沉淀筒内底部的轴心,且过滤槽的深度不超过沉淀筒底部厚度的一半,所述过滤槽的直径为过沉淀筒底部直径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拉扣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拉扣呈环形等距分布在支撑边环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通过在雨水井的底部开设沉淀槽,并在沉淀槽的内部设置沉淀筒,同时在沉淀筒的底部开设过滤槽及过滤孔,在城市进行排水的时候,水中的杂质及垃圾会首先流到较低的沉淀筒内进行沉淀,从而避免垃圾直接流入到排水管中而导致排水管堵塞,达到了不易堵塞的效果。
2、该城建水利用排水结构,通过将沉淀筒插接在沉淀槽的内部,并在沉淀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边环,同时在支撑边环的内壁固定连接若干拉扣,当雨水井长时间排水后,可以使用工具与拉扣配合将沉淀筒进行取出清理,从而提升雨水井内部垃圾的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筒结构三维示意图。
其中:1、雨水井;2、排水孔;3、沉淀槽;4、沉淀筒;5、支撑边环;6、过滤槽;7、过滤孔;8、拉扣;9、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伟云,未经蒋伟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4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的过载电流脱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无水湿化器的呼吸机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