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近视的椅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5827.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1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夏成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成义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A47C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近视 椅子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防近视的椅子,涉及预防近视的椅子技术领域,包括椅子本体和靠背,靠背与椅子本体连接,靠背的两侧均设有扶手,在任意一个扶手上滑动设有托臂,托臂远离椅子本体的一端设有托板,椅子本体包括用于调节椅子本体高度的升降件。通过设置在托臂上的托板将使用者的下颚拖住,将使用者这的头部固定在固定位置上,防止使用者在学习时,使用者的头部过于靠近使用这个需要阅读的书籍,从而导致使用者用眼姿势不对,从而导致使用者用眼疲劳,通过上述设计能保证使用者的用眼姿势较为准确,避免使用者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使用者用眼疲劳的问题存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防近视的椅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防近视的椅子。
背景技术
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
椅子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日常用品,其一般由椅子靠背、椅子座垫和椅子支架构成,在学习或工作时,使用者通过椅子配合桌子使用,但是由于不正确的坐姿,导致现在很多的人都是近视眼,早早的戴上了眼镜,这样不但给日常生活带来麻烦,也影响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经过统计,大多数的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用眼距离过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近视的椅子,调整人的坐姿,预防近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椅子本体和靠背,靠背与椅子本体连接,靠背的两侧均设有扶手,在任意一个扶手上滑动设有托臂,托臂远离椅子本体的一端设有托板,椅子本体包括用于调节椅子本体高度的升降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件包括承载板,承载板上设有气压棒,气压棒的输出端与椅子本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任意一个扶手上套设有限位套筒,托臂与限位套筒连接,扶手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套筒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条,限位套筒上设有将其锁止在扶手上的锁止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止组件包括弹簧,限位套筒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锁止杆,弹簧的一端与锁止杆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套筒的外壁连接,扶手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锁止杆匹配的锁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套筒上铰接有挡板,挡板的侧壁上设有卡槽,卡槽卡接在另一个扶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扶手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夹板,每个扶手上均设有驱动夹板运动的驱动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与扶手连接,内螺纹套筒内设有与之螺纹配合的丝杆,丝杆上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夹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板呈弧形,两个夹板的凹弧区域正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靠背上设有顶板,所靠背上设有调节顶板的驱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万向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成义,未经夏成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5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覆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机械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