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钢连接件及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7271.X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界鹏;滕跃;姜凯旋;杜和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刘思言 |
地址: | 408099 重庆市涪陵***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连接 预制 混凝土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型钢连接件及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包括上下并行设置的一对翼缘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其一侧还设置有锚板,所述锚板沿所述翼缘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上下板端分别与对侧的翼缘板之间预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梁端刚度均匀过渡的型钢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前述型钢连接件,使梁柱连接更加可靠、方便施工人员操作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钢连接件及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合结构体系是一种将钢结构体系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各自优势融合到一起的新型结构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快速施工模式,节省现场混凝土浇筑模板、加快施工速度,还可以优化现场施工化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施工管理,是实现建筑工业化和建筑绿色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传统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装配通常采用刚性连接做法,需要在梁端预留后浇区,梁的受力钢筋在后浇段内通过套筒进行连接,且纵筋需要穿过钢管混凝土柱才能保证钢筋的有效锚固和传力,节点区的连接和施工相当麻烦且质量不能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梁端刚度均匀过渡的型钢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前述型钢连接件,使梁柱连接更加可靠、方便施工人员操作的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连接件,其关键在于,包括上下并行设置的一对翼缘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翼缘板之间的腹板,所述腹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其一侧还设置有锚板,所述锚板沿所述翼缘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上下板端分别与对侧的翼缘板之间预留有空隙。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锚板上还设置有多个锚栓。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腹板远离所述锚板的一侧还开设有缺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缺口分别靠近上下翼缘板开设。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包括梁体,其关键在于,所述梁体的一端嵌设有上述型钢连接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型钢连接件嵌入所述梁体的深度与所述锚板的长度适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梁体内设置若干条沿梁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梁纵筋,至少部分梁纵筋的一端与所述翼缘板的外侧板面搭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梁体在所述型钢连接件嵌入的深度范围内设置有若干条箍筋。
更进一步地,所述箍筋采用封闭式的方环状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箍筋沿所述梁纵筋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且相邻所述箍筋间的间距小于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为:
(1)型钢连接件的锚板与翼缘板相互脱开,梁纵筋直接与翼缘板搭接固定,使梁端刚度均匀过渡,不至于因为刚度突变而导致型钢连接件先于构件发生崩落破坏;
(2)梁体端部嵌设型钢连接件,可采用与钢结构体系相同的连接方式和施工方法,连接可靠,方便快捷,有利于装配式混合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中型钢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预制型钢混凝土混合梁的半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7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加强型油箱底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埋地蒸汽管道防水阀门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