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矩阵触点结构的BTB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8491.4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2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斌;何志刚;陈进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矩阵 触点 结构 btb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矩阵触点结构的BTB连接器,包括有塑胶卡座、外壳体以及电导通功能部。塑胶卡座和外壳体相互卡扣。电导通功能部由M个沿着塑胶卡座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的接线端子单元构成。针对于单个接线端子单元来说,其包括有一基础支撑件以及以线性阵列状嵌设于基础支撑件内的N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依序由接线段、嵌设固定段以及顶触导通段构成。当各接线端子单元在塑胶卡座的底壁内被嵌设到位后,顶触导通段正置于容纳腔中,而接线段越出塑胶卡座的底壁。如此一来,当BTB连接器预被应用于大数据、大电流传输场景时,在无需增大塑胶卡座宽度尺寸的前提下,即可完成对接线端子的排布以及后续的接线端子与导线的焊接接通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矩阵触点结构的BTB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2中所示,BTB连接器包括有塑胶卡座、外壳体以及导通单元。塑胶卡座和外壳体相扣合为一体。导通单元由嵌设于塑胶卡座内的左排接线端子和右排接线端子构成。左排接线端子和右排接线端子的个数均设为4,且两者的接线部均汇集于塑胶卡座的右端。此种设计结构存在有以下缺陷:当BTB连接器需适用于大数据、大电流传输场景时,必然需要增加左排接线端子和右排接线端子的数目,进而就要求塑胶卡座具有足够的宽度尺寸以同时对左排接线端子和右排接线端子进行排布。如此一来,一方面,会极大地增加BTB连接器的设计体型,且会对接线端子排布设计工作造成较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必然会增加BTB连接器的生产制造成本。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具有矩阵触点结构的BTB连接器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具有矩阵触点结构的BTB连接器,用来插配硬质PCB板,其包括有塑胶卡座、外壳体以及电导通功能部。塑胶卡座和外壳体卡扣为一体,且共同形成一用来置入硬质PCB板的容纳腔。电导通功能部由M个沿着塑胶卡座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的接线端子单元构成。针对于单个接线端子单元来说,其包括有一基础支撑件、N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依序由接线段、嵌设固定段以及用来对硬质PCB板进行弹性顶触、电导通的顶触导通段构成。接线端子借由嵌设固定段以实现其在基础支撑件内的位置固定,且沿着基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阵列。当各接线端子单元在塑胶卡座的底壁内被嵌设到位后,顶触导通段正置于容纳腔中,而接线段越出塑胶卡座的底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M≥4,N≥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假定接线端子单元之间的间距值为D1,则D1≤3mm。针对同一接线端子单元来说,假定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值设定为D2,则D2≤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正对应于顶触导通段,在塑胶卡座的底壁上阵列出有多个避让缺口。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BTB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用来与硬质PCB板进行导通的接线端子以矩形阵列的方式进行排布,从而使得不同排接线端子的接线段相互并列而置。如此一来,当BTB连接器预被应用于大数据、大电流传输场景时,在无需增大塑胶卡座宽度尺寸的前提下,即可完成对接线端子的排布以及后续的接线端子与导线的焊接接通操作,从而为后续的BTB连接器制造成本的降低作了良好的铺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BTB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BTB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隐去外壳体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8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弹性锁夹具工装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维修的箱式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