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超轻绝缘管材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8985.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文君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B01D53/74;F23G7/06;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42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绝缘 管材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超轻绝缘管材生产线,所述的生产线包括竖直分布的通过楼层面分隔的若干层加工区域,所述的加工区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涨紧张拉区、内模结构、外模结构、牵引切割设备和成品堆放区,外层结构的原材料通过涨紧张拉装置后穿过沉浸池进入外模结构,穿过沉浸池后进入内模和外模间的间隙通过外模结构加热固化,经过高温固化后形成稳定结构,进入牵引设备中,牵引设备把管材向下牵引切割并堆放在深井中。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设计的内外模结构,原材料涨紧张拉后依次经过内模和外模结构,实现内外模一次固化成型形成内筋加外模的结构,生产出的绝缘杆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杆塔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强度超轻绝缘管材生产线。
背景技术
绝缘材料在带电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起着将高电位对地绝缘隔离的作用,也起着承担机械荷载的作用。绝缘材料的绝缘和机械特性决定着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复合材料在带电作业领域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带电作业中使用的绝缘操作工具、绝缘支拉吊工器具、绝缘斗臂车等。近些年来,复合材料也逐渐应用于电力杆塔及横担。
绝缘工器具是最常用的电力工器具之一,硬质绝缘工器具是由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等绝缘复合材料为主材制成的绝缘杆等操作工具。绝缘杆包括实心绝缘棒、空心绝缘管和泡沫填充绝缘管。
目前国内现场作业对于绝缘杆的长度要求很高,比如10kV低电位拉闸杆、220kV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低电位作业人员用的操作杆,500kV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操作杆,对绝缘杆的长度需求在6m~15m,采用现有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绝缘在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上偏小,导致长绝缘杆挠度过大、重量较重,携带的方便性和操作的准确性均无法满足现场作业的需求。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绝缘管材还存在长期耐环境老化性能差的问题,其有机树脂复合材料,有机树脂的耐候性,尤其是耐日光中的紫外老化,是其户外应用的致命弱点,为了提升绝缘管材的耐候性,开展了很多相应材料耐候性研究,比较常见的有表面耐候涂层法,表面耐候材料复合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超轻绝缘管材生产线,通过独特设计的内外模结构,原材料涨紧张拉后依次经过内模和外模结构,实现内外模一次固化成型形成内筋加外模的结构,生产出的绝缘杆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超轻绝缘管材生产线,包括竖直分布的通过楼层面分隔的若干层加工区域,加工区域中心开有同轴的加工通道,牵引装置垂直牵引经过预应力张拉的原材料依次通过各加工区域的加工通道完成加工,所述的加工区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涨紧张拉区、内模结构、外模结构、牵引切割设备和成品堆放区;所述的涨紧张拉区包括外层材料架、内层材料架和、涨紧张拉装置和缠绕装置;所述的内模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内筋槽口、加热固化区和缠绕区,所述的外模结构套在缠绕区外缘并且与缠绕区之间留有间隙,内筋槽口顶部和外模结构顶部分别设置有沉浸池,内层材料架的原材料通过涨紧张拉装置和缠绕装置后穿过沉浸池进入内模结构形成内筋结构,外层结构的原材料通过涨紧张拉装置后穿过沉浸池进入外模结构,穿过沉浸池后进入内模和外模间的间隙通过外模结构加热固化。通过改变内模结构的形状,可以挤出不同结构的管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模结构连接有外模升降结构,外模结构通过外模升降结构沿竖直方向滑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模升降结构包括通过减速电机控制的活动丝杆,外模结构通过连接件与活动丝杆固定连接。减速机正转,带动丝杆正转,因丝杆和连接件通过螺纹相接触,受丝杆正转影响轴承沿导柱向上滑动,带动固定在轴承上的外模一起向上移动。减速机反转带动丝杆反转,受丝杆反转影响连接件向下滑动,带动外模一起向下移动。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生产线顶部设置有废气处理系统,内模结构和外模结构设置有与废气处理系统相连的废气收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文君,未经蒋文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8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