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判断有无人存在的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9349.1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晶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G01S13/04;G01J1/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涂三民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无人 存在 臭氧发生器 | ||
1.一种可判断有无人存在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管理电路、微波发射电路、环境光检测电路、功能设置电路、主控电路与臭氧发生电路;
所述环境光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微波发射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功能设置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电路的第四输入端,主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臭氧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判断有无人存在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是: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主控芯片U1、第九电容C9与第十电容C10;
所述第一主控芯片U1的第1脚接地,第一主控芯片U1的第2脚与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一主控芯片U1的第3脚为微波发射电路、环境光检测电路与主控电路提供电源,第九电容C9的正极与第一主控芯片U1的第2脚相连,第十电容C10的正极与第一主控芯片U1的第3脚相连,第九电容C9与第十电容C10的负极均接地;
所述第九电容C9与第十电容C10均为电解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判断有无人存在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微波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三极管Q1与微波天线TX1;
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均接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并联后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并联后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并联后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微波天线TX1的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微波天线TX1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并联后连接微波天线TX1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七电容C7与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以及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并联后接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与第八电容C8均为无极性电容;且所述第一主控芯片U1的第3脚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判断有无人存在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环境光检测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四三极管Q4;
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一主控芯片U1的第3脚,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且所述第四三极管Q4为光电型三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判断有无人存在的臭氧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功能设置电路包括工作模式设置按钮S1,工作模式设置按钮S1的一端接地,工作模式设置按钮S1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控芯片U2的第1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晶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晶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93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金属矿山排土场的装配式集水槽
- 下一篇:一种窑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