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0207.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0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宁;蔺新星;尹立坤;孙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1/06 | 分类号: | F04B41/06;F04B39/06;F02C1/05;F03G6/06;F24D11/02;F25B15/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压缩空气 综合利用 系统 | ||
1.一种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填充蓄热装置(1)、蓄热回路(2)、释热回路(3)、储气回路(4)和光热回路(5);所述蓄热回路(2)和释热回路(3)分别与填充蓄热装置(1)连接,蓄热回路(2)的蓄热换热器(21)和释热回路(3)的释热换热器(31)分别与储气回路(4)连接,光热回路(5)与蓄热回路(2)连接;光热回路(5)对蓄热回路(2)和释热回路(3)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填充蓄热装置(1)包括与填充床(11)排液端连通的储液罐(12),蓄热回路(2)和释热回路(3)与填充床(11)和储液罐(12)连通;稳压系统(13)与填充床(11)的进液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热回路(2)包括与蓄热管路串联的蓄热换热器(21)和低温屏蔽泵(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热换热器(21)和释热换热器(31)分别与压缩机(23)和膨胀机(3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释热回路(3)包括与释热管路串联的释热换热器(31)和高温屏蔽泵(32);膨胀槽(34)与释热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气回路(4)包括与储气罐(41)连接的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分别与蓄热换热器(21)和释热换热器(31)连接,气源气管(42)与排气管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热回路(5)包括与光热管路串联的光热集热系统(51)和电加热器(52),光热管路与蓄热回路(2)、供暖回路(6)和供冷回路(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供暖回路(6)包括与供暖换热器(61)连接的暖用户端(62),供暖换热器(61)与释热回路(3)和光热回路(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是:供冷回路(7)包括与吸收式制冷系统(71)连接的冷用户端(72),吸收式制冷系统(71)与蓄热回路(2)和光热回路(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0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摔的多民族音乐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拌合站自动布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