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2270.X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3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付超杰;黄穗;祁姝琪;魏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H01M50/271;H01M50/247;A61N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耳蜗 体佩式 电池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导光件的骨槽和电池盖的骨位的形状与位置相匹配,导光件与电池盖通过骨槽和骨位紧配固定;所述聚光柱与透光点的位置对应,聚光柱与梯形槽的形状对应,所述灯槽处容纳电池仓内电路板上的发光电子器件,所述射光面将发光电子器件所发出的光反射到聚光柱上,所述聚光柱为梯形圆台状,将射光面反射的光线汇聚到透光点处,所述丝印层将除透光点外的区域用黑色油墨丝印覆盖。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盖和导光件的单独结构和装配后结构,在电池盖装配空间狭小的情况下,实现导光件易装配、出光效果好和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结构中对于发光电子器件多为分散的几个灯,灯头处在壳体上设置空洞,灯灯顶部漏出以实现发光可见。而现在对于人工耳蜗相关产品的设计需求日渐小型化和低成本,同时又要保证可靠性和寿命,电池盖装配空间狭小,若组装步骤多则较难操作,对零件定位、生产效率、成本是个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降低成本、装配快捷、易于维修、减小体积、提高整机强度以及减小整机尺寸使其更精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包括电池盖和导光件,其中,所述导光件包括n个导光子件和n-1个骨槽,每个导光子件上设置灯槽、射光面和聚光柱;所述电池盖包括n-1个骨位、n个透光点、n个梯形槽和丝印层;
所述导光件的骨槽和电池盖的骨位的形状与位置相匹配,导光件与电池盖通过骨槽和骨位紧配固定;所述聚光柱与透光点的位置对应,聚光柱与梯形槽的形状对应,所述灯槽处容纳电池仓内电路板上的发光电子器件,所述射光面将发光电子器件所发出的光反射到聚光柱上,所述聚光柱为梯形圆台状,将射光面反射的光线汇聚到透光点处,所述丝印层将除透光点外的区域用黑色油墨丝印覆盖。
优选地,所述电池盖为ABS塑料材质,50%透光率。
优选地,所述骨槽的宽度记为a,骨位中最两端的两个的宽度记为b,其他骨位宽度记为c,单位均为mm,其中,a:b=1.05-1.15,a:c=0.88-0.95。
优选地,所述导光子件设置5个。
优选地,所述聚光柱的高度与梯形槽的深度比为0.9-0.96。
优选地,所述射光面与灯槽所在平面所呈的角度为40°-50°。
优选地,所述导光件还包括凸台,与聚光柱底面处于同一平面,用于辅助导光件与电池盖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电池盖和导光件通过骨槽和骨位紧配,加工工艺简单、装配方便;
2、不需专门冶制工具辅助装配操作,可以实现一步安装到位,装配快捷方便效率高,成本较小;
3、电池盖通过黑色油墨的丝印层便实现了除透光点外其余部分的遮光,成本低、工艺简单;
4、拆卸时不损坏零部件,从而实现产品可维修性和低成本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的导光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的电池盖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耳蜗体佩式电池仓的导光组件的电池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22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固定的柔性扁平电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芯电线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