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4445.0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8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喜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可易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禾共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9 | 代理人: | 熊士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电动汽车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基块,基块前端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动箱体,且滑动箱体的顶部开有矩形开孔,滑动箱体内壁两端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道槽,滑动箱体顶部的矩形开孔插接有两块承重立板,且两块承重立板底部的两端开有贯穿圆孔,且圆孔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柱,两根轴柱圆周外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移动滚轮、基块、轴承、轴柱等装置,通过在车位安装基块及移动滚轮轴柱等装置,可以成功避免车辆在进入固定位置充电时与充电架发生刮擦,同时适用于充电口在车辆侧边的电动汽车,同时在汽车需要充电时可以进行移动充电桩,避免将较长电线拖在地面,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能量低,充电速度慢,寿命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正在发展的电源主要有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这些新型电源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一般安装于停车位的两端,一部分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位于汽车的侧边,对于充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现有的可移动式充电桩一般采用架式的安装方法,对于一些新手司机在进行近距离充电时,极易发生车辆刮擦充电架,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基块,所述基块前端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动箱体,且滑动箱体的顶部开有矩形开孔,所述滑动箱体内壁两端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滑道槽,所述滑动箱体顶部的矩形开孔插接有两块承重立板,且两块承重立板底部的两端开有贯穿圆孔,且圆孔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柱,两根所述轴柱圆周外壁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圆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滚轮,两块所述承重立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同一块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顶部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充电箱,所述充电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作机箱,且操作机箱前端开有矩形开孔,且矩形开孔内壁固定安装有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箱前端的顶部开有矩形凹槽,且凹槽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矩形块,且矩形块的顶部及底部开有贯穿开孔,且贯穿开孔内插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圆周外壁的顶部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部及底部开有贯穿开孔,且贯穿开孔的内壁插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圆周外壁的顶部及底部套接有同一块套块。
进一步的,所述套块远离伸缩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远离伸缩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线块,且固线块的顶部及底部开有贯穿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箱前端的底部开有矩形开孔,且矩形开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散热网,所述充电箱前端矩形凹槽靠近矩形块一侧内壁的顶部开有圆孔,且圆孔插接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穿过伸缩杆内部及固线块的贯穿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箱前端矩形凹槽内壁后端靠近固线块一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基块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三角块,且两块三角块的斜面均等距开有若干矩形凹槽,且若干矩形凹槽内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可易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可易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4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