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发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夹持固定加工再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4536.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2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克(天津)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经二路225号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出口 导向 组件 夹持 固定 加工 制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发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夹持固定加工再制造装置,包括装置基座、外端夹持定位机构和内端夹持定位机构;外端夹持定位机构包括由三个外端夹块组成的外端三段式夹块,通过与叶身曲面贴合的三段式夹块包裹夹紧叶片靠近叶身中部的位置;在外端夹持定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用螺孔,与导向静叶组件上发动机安装用的安装固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连接螺钉,使导向静叶组件固定;内端夹持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外端夹持定位机构两侧的两立板,在两个立板的顶部安装有由三个内端夹块组成的内端三段式夹块,通过与叶身曲面贴合的内端三段式夹块包裹夹紧叶片靠近导向静叶组件内端的部位。本实用新型定位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定位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再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发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夹持固定加工再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涵道比和效率不断提高,风扇段作为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关键单元体,工作环境和受载情况也愈加复杂,其中风扇出口导向静叶起着整流、扩压等作用,它的工作状态及质量寿命将对发动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与机匣连接的内外端平台受力复杂极易受损产生裂痕,针对组件的局部修复及再制造对发动机维修经济性与运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组件内端平台再制造过程中将受损平台铣磨去除这一前置工序必不可缺,而这一工序需要稳定精确的加工环境以避免伤害叶片,因此一款精密夹持固定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的装置是实现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再制造的核心基础。
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叶片修磨、制造夹具装置。侯磊和朱英玉开发的发动机叶片表面修磨夹具,通过两侧的弹簧与伸缩杆实现自适应发动机叶片形状的柔性夹持,但此类弹性挤压夹紧装置无法提供稳定夹持力,难以实现大尺寸减材加工任务,且对叶片的压力集中容易使叶片发生变形。宋猛和王霄等设计的用于叶片汽道加工的柔性夹具,采用环形支架通过内部多个支撑螺栓夹持叶片,可以实现在绕铣较长叶片时提供支撑。但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由两个叶片构成,两个叶片间有气流通道,类似的夹持方式适用于单个叶片,无法夹持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
综上,现有的叶片修磨夹具装置仍缺少夹持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的能力,从而导致无法为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内端平台铣磨去除工序提供稳定的加工环境,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再制造缺乏重要的前置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航发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夹持固定加工再制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航发风扇出口导向静叶组件夹持固定加工再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基座和安装在装置基座上的外端夹持定位机构和内端夹持定位机构;所述外端夹持定位机构包括由三个外端夹块组成的外端三段式夹块,所述外端夹持定位机构通过与叶身曲面贴合的三段式夹块包裹夹紧叶片靠近叶身中部的位置;在外端夹持定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用螺孔,多个固定用螺孔与导向静叶组件上发动机安装用的安装固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连接螺钉,使导向静叶组件固定;所述内端夹持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外端夹持定位机构两侧的两立板,在两个立板的顶部安装有由三个内端夹块组成的内端三段式夹块,所述内端夹持定位机构通过与叶身曲面贴合的内端三段式夹块包裹夹紧叶片靠近导向静叶组件内端的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克(天津)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戴克(天津)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4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移动式打桩机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洗的流通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