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治理处理剂全自动投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09022.8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3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歌;张在斌;刘天顺;王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治理 处理 全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河道治理处理剂全自动投加装置,针对现有的河道治理处理剂的投加装置多数是将处理剂喷洒在河道水面表层,处理剂和下层水的接触几率较小,影响河道治理的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遥控驾驶船体,所述遥控驾驶船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遥控驾驶控制器,遥控驾驶控制器上无线遥控信号连接有遥控器,遥控驾驶船体上设置有船舱,船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较之传统的河道治理处理剂的投加装置,实现了处理剂投加过程的全自动化,能够在河水的不同深度投加处理剂,处理剂能够接触更多的河水,还能够对投加的处理剂和河水进行充分混合,提高了河道治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治理处理剂全自动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的污染物造成河水水质恶化的现象。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因此,河道污染水体的净化工作尤为重要。
现在使用的河道治理处理剂的投加装置多数是将处理剂喷洒在河道水面表层,处理剂和下层水的接触几率较小,影响河道治理的效果,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河道治理处理剂全自动投加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河道治理处理剂的投加装置多数是将处理剂喷洒在河道水面表层,处理剂和下层水的接触几率较小,影响河道治理的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河道治理处理剂全自动投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治理处理剂全自动投加装置,包括遥控驾驶船体,所述遥控驾驶船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遥控驾驶控制器,所述遥控驾驶控制器上无线遥控信号连接有遥控器,所述遥控驾驶船体上设置有船舱,所述船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剂桶,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投加块,且投加块为中空设置,所述投加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横管,且横管和处理剂桶之间密封连通有同一个投加组件,所述横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遥控驾驶船体的两侧上方,且横管的底部密封连通有呈直线排布的六个分支管,六个分支管的外侧均密封连通有呈纵向排列的多个防水喷头,且六个分支管分别位于遥控驾驶船体的两侧,所述遥控驾驶船体上设置有混合组件。
优选的,为了便于实现处理机的自动投加作业,所述投加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投加块一侧内壁上的液体泵,所述液体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剂桶和横管的内部密封相连通,所述横管的顶部和投加块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
优选的,为了便于提高处理剂的利用率,所述液体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密封连通有处理剂进管和处理剂出管,所述处理剂进管的一端延伸至处理剂桶的内部,且处理剂进管呈L形设置,所述处理剂出管的顶部和横管的内部密封相连通,所述处理剂桶顶部密封连通有加药通道,且加药通道上密封螺纹连接有桶盖。
优选的,为了便于扩展处理剂投加覆盖的面积,同一个分支管的同一水平面的防水喷头设置三个,同一水平面的三个防水喷头呈等距环形排列,位于同侧的三个分支管的底部均延伸至遥控驾驶船体的底部下方。
优选的,为了便于加速处理剂和河水的混合,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投加块一侧的混合块,且混合块为中空设置,所述混合块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呈直线排布的四个混合轴,四个混合轴的底部均贯穿混合块的底部内壁并均延伸至混合块的下方,且四个混合轴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呈纵向排列的多个金属混合板,四个混合轴分别位于遥控驾驶船体的两侧,且四个混合轴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同步组件。
优选的,为了便于提高传动的稳定性,降低动力源部件的数量,减少生产成本,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混合块顶部的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输出轴的底部延伸至混合块的内部,且混合电机输出轴的外侧和四个混合轴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同步轮,多个同步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同步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09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磅板机器人的电缆连接机构
- 下一篇:锂电池组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