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1356.9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薇;刘聪;党晶艺;冯品;陈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西安达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8 | 代理人: | 姜少娥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临床 穿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管和装置内舱,所述装置内舱的外表面设置有握持装置,所述握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浮粒,所述握持装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的上设置有孔槽,所述装置内舱的外表面贴合有操作辅助模块,所述操作辅助模块的顶部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指固定环,所述操作辅助模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配合于所述孔槽的连接端。本实用新型利用握持装置增加穿刺时的握持摩擦力,避免发生滑脱的情况,通过插接可拆卸的操作辅助模块更便于进行穿刺后的抽吸和注射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内科的疾病临床检查时,经常需要通过穿刺手术进行腔室内积液的抽出,然后注入抗生素等治疗药剂进行治疗工作。
目前,医护人员使用的穿刺针管设计较为简单,没有一个很好的握持机构用以保证医护人员的稳定握持,且没有模块化的组件以帮助其应对更多的使用场合。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没有一个很好的握持机构和没有模块化的组件的问题,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管和装置内舱,所述装置内舱的底端嵌入连接有针栓,所述穿刺针管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针栓,所述装置内舱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装置内舱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连接有活塞轴,所述活塞轴远离活塞的一端连接有u型活塞柄,所述装置内舱的外表面设置有握持装置,所述握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浮粒,所述握持装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衔接轴,所述衔接轴的上设置有孔槽,所述装置内舱的外表面贴合有操作辅助模块,所述操作辅助模块的顶部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指固定环,所述操作辅助模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配合于所述孔槽的连接端。
所述穿刺针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槽。
所述齿槽的一侧嵌入连接有锯齿。
所述金属浮粒均匀分布在凹槽的内表面。
所述手指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为橡胶材质,呈圆环形,嵌入连接在手指固定环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益效果是:
1.握持机构,凹槽设有两组从上向下进行排列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穿刺而设计,为使凹槽与握持装置之间更加固定,所以在凹槽与握持装置之间加入了衔接轴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加入这样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心血管穿刺的时候握持装置可以更加稳定。
2.辅助模块机构,通过加入这样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进行穿刺埋管的操作的时候可以使用适合用于穿刺埋管的模块,在医护人员进行穿刺注射的时候可以使用穿刺注射的模块在使用穿刺注射的模块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锯齿处放大示意图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1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内科用护理床垫
- 下一篇:一种硅胶按键生产二次硫化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