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场地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3176.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中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中清 |
主分类号: | B01D47/16 | 分类号: | B01D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用场 降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场地降尘装置,属于降尘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架,所述主体的内侧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扇叶,所述扇叶包括内侧扇叶、固定环和外侧扇叶,多个内侧扇叶以电机输出轴的轴心为圆心呈环形排布,所述内侧扇叶的外侧均共同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外侧扇叶,所述外侧扇叶的数量大于内侧扇叶的数量,每个所述外侧扇叶上均开设有通孔;本申请利用内外扇叶的配合,利用压强差,可使得水雾喷洒的范围增加,配合倾斜的引流槽可进一步增加气流的喷洒范围,进而在无需调整装置的情况下,达到远距宽泛降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降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场地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喷雾降尘是指将水分散成雾滴喷向尘源的抑制和捕捉粉尘的方法与技术。
目前的降尘装置覆盖范围有限,往往无法达到良好的降尘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场地降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场地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场地降尘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用于支撑的支架,所述主体的内侧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扇叶,所述扇叶包括内侧扇叶、固定环和外侧扇叶,多个内侧扇叶以电机输出轴的轴心为圆心呈环形排布,所述内侧扇叶的外侧均共同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外侧扇叶,所述外侧扇叶的数量大于内侧扇叶的数量,每个所述外侧扇叶上均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扇叶相向的一端均一体式共同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轴线与固定柱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端部一体式连接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内壁开设有倾斜的引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的倾斜方向与扇叶的旋转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内侧扇叶、固定环以及外侧扇叶为一体式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利用内外扇叶的配合,利用压强差,可使得水雾喷洒的范围增加,配合倾斜的引流槽可进一步增加气流的喷洒范围,进而在无需调整装置的情况下,达到远距宽泛降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支架;3、扇叶;4、扩张管;5、引流槽;6、内侧扇叶;7、外侧扇叶;8、固定柱;9、固定环;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中清,未经赵中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3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科考船绞车系统缆绳温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蝴蝶形多功能沐浴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