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4361.5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花苏榕;郭荣波;廖泉;蒋鹏;吴文铭;赵玉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常州市延陵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控双极电凝 分离 | ||
1.一种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频能量连接部件和钳主体;其中,所述钳主体包括:
电凝钳部件,所述电凝钳部件包括呈剪刀状活动连接、相互绝缘隔开并适于被驱动以使其钳头部彼此靠拢或张开的两电凝钳;其中,两电凝钳与所述高频能量连接部件相连并适于被动作以夹持人体组织并在供入高频能量时对人体组织实现电凝;
与所述高频能量供入部件相连并适于被手动操作以接通或断开高频能量向两电凝钳流入的开关(1),所述开关(1)安装在所述钳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能量连接部件包括:
高频能量连接线(2),所述高频能量连接线(2)分别与所述开关(1)和两电凝钳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两电凝钳分别为第一电凝钳(31)和第二电凝钳(32);
所述高频能量连接线(2)设有三芯线,三芯线分别与所述开关(1)、所述第一电凝钳(31)和所述第二电凝钳(3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能量连接线(2)引至第一电凝钳(31)的尾端部后,其中一芯线与所述开关(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1)另一端与第一电凝钳(31)电性连接;另一芯线与所述第一电凝钳(31)电性连接;剩余一芯线通过设于所述第一电凝钳(31)和所述第二电凝钳(32)之间的电缆(8)与所述第二电凝钳(3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凝钳的尾端部上设有绝缘手柄(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开关操作按钮(5),所述开关操作按钮(5)适于被动作以接通或关闭所述开关(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两电凝钳上分别设有绝缘涂层(10)以至少使得两电凝钳的接触部位绝缘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两电凝钳通过转轴组件(6)呈剪刀状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组件(6)与两电凝钳之间设有绝缘套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套组包括:
两主绝缘套(71),相应主绝缘套(71)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转轴组件(6)和对应的电凝钳之间以绝缘隔开所述转轴组件(6)和对应电凝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两主绝缘套(71)在转轴组件(6)的轴向方向上相对的一端相贴合,形成贴合部位;
所述绝缘套组还包括:
辅绝缘套(72),所述辅绝缘套(72)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贴合部位和对应电凝钳之间;和/或所述辅绝缘套(72)的至少部分设于两电凝钳靠近转轴组件(6)处相对的侧面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控双极电凝分离钳,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绝缘套(72)上设于所述贴合部位和对应电凝钳之间的部分为轴向壁(72a);
所述辅绝缘套(72)上设于两电凝钳靠近转轴组件(6)处相对的侧面之间的部分为径向壁(72b),所述径向壁(72b)和所述轴向壁(72a)连接形成纵截面为L形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常州市延陵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常州市延陵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43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单晶热场拆清的嵌套式埚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