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送餐底盘立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5395.6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开;崔东东;谢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盘 立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送餐底盘立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间处连接有下层件固定架,所述下层件固定架一端上部连接有上层件固定架,所述上层件固定架的两端的拐角处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双层的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的立体固定,更加节省空间,同时两层的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之间存在空隙,与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接触的下层件固定架和上层件固定架表面均设置圆形中空形状,方便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之间的散热,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下层件固定架与底板、顶盖之间的固定方式,可实现立体固定装置整体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送餐底盘立体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情况,移动机器人底盘会用来固定工控机、电池、驱动器、电路主板等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固定在底盘,会增加底盘的平面面积,不利于移动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的障碍躲避。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送餐底盘立体结构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餐底盘立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餐底盘立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间处连接有下层件固定架,所述下层件固定架一端上部连接有上层件固定架,所述上层件固定架的两端的拐角处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层件固定架的四角和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连接处均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上层件固定架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上层件固定架通过第三连接板和第一支撑柱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并通过螺栓锁紧,所述上层件固定架通过第三连接板和第二支撑柱连接并通过螺栓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层件固定架中间处设有贯穿孔,所述下层件固定架底部连接有盒状器件,所述下层件固定架和盒状器件之间通过贯穿孔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层件固定架的四角处设有上层件固定孔,所述上层件固定架顶部连接有板状器件,且所述上层件固定架和板状器件之间通过上层件固定孔螺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层件固定架中部区域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二连接板,所述下层件固定架顶部一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四连接板,所述上层件固定架通过第二连接板和下层件固定架上的第四连接板连接并通过螺栓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设置凸起可插入至底板上相应的孔中,所述下层件固定架与底板接触一端设置贯穿孔,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顶端设置贯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双层的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的立体固定,更加节省空间,同时两层的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之间存在空隙,与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接触的下层件固定架和上层件固定架表面均设置圆形中空形状,方便盒状器件和板状器件之间的散热,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下层件固定架与底板、顶盖之间的固定方式,可实现立体固定装置整体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层件固定架和上层件固定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层件固定架结构图。
图中:1、底板;2、盒状器件;3、下层件固定架;301、贯穿孔;302、第四连接板;4、第一支撑柱;401、第一连接板;5、上层件固定架;501、上层件固定孔;502、第二连接板;503、第三连接板;6、板状器件;7、第二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洛必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5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