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学检测芯片的底座与外壳形成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5922.3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3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陶飞;刘晓竹;徐海;周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微奥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雍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321国道仙溪段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学 检测 芯片 底座 外壳 形成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盒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学检测芯片的底座与外壳形成的组件,包括底座包括用于放置芯片的底座本体和用于盖合底座本体的底座盖;用于容纳电路板的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放置底座的卡槽,电路板与芯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将生物芯片放于底座本体上,并由底座盖盖合底座本体,从而将生物芯片固定在底座内,再将底座放置于外壳上的卡槽内,此时,电路板与生物芯片接触,从而便于后续对生物芯片供电,以便进行电学生物芯片检测,从而解决了现有试剂盒不适用于电学生物芯片检测方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学检测芯片的底座与外壳形成的组件。
背景技术
生物芯片是根据生物分子间特异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化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现对DNA、多肽、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成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传统的生物芯片检测方法中,目标生物分子与生物芯片上包被的对应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单纯地依靠扩散运动和随机布朗运动,因此,检测时间较长。为缩短生物芯片检测的时长,提高生物芯片检测的效率,目前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学检测的生物芯片检测方法,生物芯片采用金属片制成,向生物芯片提供交流电,在反应单元内产生介电泳效应以及电热效应,加快目标生物分子与生物芯片上包被的对应生物分子的结合,缩短检测时长,提高检测效率,并通过生物芯片阻抗值的变化,表征生物芯片上是否结合目标生物分子。
而采用上述电学生物芯片检测方法时,需要将生物芯片固定并使得生物芯片稳定地与电路板(电路板用于向生物芯片导电)接触导电,但目前市面上的试剂盒(含有生物芯片)通常是适用于荧光检测或化学发光检测,并不适用于电学生物芯片检测方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于电学生物芯片检测方法的试剂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基于电学检测芯片的底座与外壳形成的组件,以解决现有试剂盒不适用于电学生物芯片检测方法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学检测芯片的底座与外壳,所述底座包括用于放置芯片的底座本体和用于盖合底座本体的底座盖;所述底座包括用于放置芯片的底座本体和用于盖合底座本体的底座盖;用于容纳电路板的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放置底座的卡槽,电路板与芯片电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将生物芯片放于底座本体上,并由底座盖盖合底座本体,从而将生物芯片固定在底座内,再将底座放置于外壳上的卡槽内,此时,电路板与生物芯片接触,从而便于后续对生物芯片供电,以便进行电学生物芯片检测。因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学生物芯片检测方法的试剂盒,能够将生物芯片固定并使得生物芯片稳定地与顶针接触导电,解决了现有试剂盒不适用于电学生物芯片检测方法的问题。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若干插条,所述底座盖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插条插入的插孔。
本方案中,利用插条与插孔的配合,将底座盖盖合在底座本体上,从而将生物芯片固定在底座内。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盖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耳挂,所述卡槽相对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顶壁设有弹块,弹块可在外力作用下陷入容纳槽内。
本方案中,将底座放置于卡槽内的过程中,耳挂推挤弹块,使得弹块陷入容纳槽内,而在底座完全陷入卡槽内后,耳挂不再推挤弹块,弹块复位,此时弹块位于耳挂上方,从而将底座锁定在卡槽内,避免底座脱离外壳。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耳挂远离底座盖的一侧壁倾斜设置,且两耳挂的倾斜侧壁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本方案中,耳挂远离底座盖的一侧壁倾斜设置,因此,耳挂更容易推挤弹块,使得弹块陷入容纳槽内。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凹陷部,凹陷部用于容纳对应的耳挂。
本方案中,底座本体上的凹陷部用于容纳对应的耳挂,于是,耳挂可设于底座盖侧壁的底端,以便为弹块的设置留下充足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微奥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微奥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5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