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5971.7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9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曦;张玉璞;黄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转位 刀片 观测 辅助 固定 装置 | ||
一种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其构成如下:基座(5)、定位轴(2);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基座主体(5.2)、孔(5.1);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是基座主体(5.2)的下表面;其中:孔(5.1)以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为0‑90°布置在基座主体(5.2)上;定位轴(2)为分为三段的阶梯轴状结构:周向定位段(2.1)、轴向定位段(2.2)、刀片固定段(2.3);在可转位刀片(4)与刀片固定端(2.3)之间设置有辅助定位套(3),以提高可转位刀片安装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可转位刀片磨损研究中,刀片拍摄效率低、拍摄视角不易统一的问题,提高了可转位刀片磨损研究过程中实验效率与实验质量,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典型应用场景为磨损实验研究时用于拍摄磨损面的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研究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工艺或新型刀具耐磨性时,需要对使用过后的刀片拍摄、观察磨损面磨损形貌、测量磨损量;在进行该操作时,现有技术采用的处理方式多不规范,例如:用橡皮泥固定磨损后的刀片,以便能够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由于橡皮泥是质地较软、塑性较大,导致每次固定刀片拍摄的角度,位置都不一样,加之每次观测、拍摄都需要调整橡皮泥形状,导致拍摄效率低;且不同照片中刀片的姿态差异大,可比性差。
因此,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快速、高效、能拍出一致角度位置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以提高观测效率以及拍摄图像的一致可比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可转位刀片磨损形貌拍摄卡具,能够提高可转位刀片磨损图像的拍摄质量与拍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用于将可转位刀片按照一定位置和姿态要求布置在观测平台上以便于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可转位刀片磨损形貌;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的构成如下:定位轴2、基座5;其中:基座5设置有用于和定位轴2配合的孔5.1,定位轴2将可转位刀片固定布置在基座5的孔5.1处且其三者配合连接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转位刀片观测用辅助固定装置,优选要求保护的技术是内容是:
基座5构成如下:基座主体5.2、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基座主体5.2是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的下表面,其是整个基座5布置的基准面;其中:孔5.1以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为0-90°布置在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上。
孔5.1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为以下三种之一:0°、15-50°、90°。孔5.1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为90°用于拍摄前刀面、α为15-50°(进一步优选25°)用于拍摄刀尖整体、α为0°用于拍摄后刀面。进一步优选:孔5.1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为25°(用于拍摄刀尖整体磨损面)。
定位轴2满足下述要求:定位轴2为分为三段的阶梯轴状结构;定位轴2构成如下:周向定位段2.1、轴向定位段2.2、刀片固定段2.3;其中:轴向定位段2.2的轴径相对周向定位段2.1而言更大;轴向定位段2.2设置在定位轴2中部;
孔5.1满足下述要求:孔5.1为至少分为两段的阶梯孔;其中孔径相对较大的一段设置在靠近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的上表面或侧面处;孔径相对较大的一段用于对定位轴2进行轴向定位;并用于保证定位轴2伸出到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外部的刀片固定段2.3在固定可转位刀片时以刀片固定段2.3外圆柱面和轴向定位段2.2靠近刀片固定段2.3一侧的垂直于轴线的环形端面为定位基准;
安装时,可转位刀片也可以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上孔5.1外部的基座下部安装基面5.3上的面和刀片固定段2.3外圆柱面为安装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5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