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沼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8021.X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50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晟;赵洁;闫昕宇;王波波;王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42;C12M1/02;C12M1/00;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1408 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沼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沼气装置,包括:罐体;进料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进料;集气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集气;出料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出料;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且延伸进所述罐体内部的金属搅拌杆和设置在所述金属搅拌杆上的叶轮;通电装置,包括恒压电源和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导电装置,所述恒压电源的正极与所述金属搅拌杆连接,负极与所述导电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够提升厌氧发酵过程中功能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厌氧发酵甲烷产量和纯度,促进有机物降解效率,并且能够有效缩短反应周期,减少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备沼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沼气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沼气作为一种新能源,逐渐被人们发现并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经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可燃的混合气体沼气,通常情况下,1m3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kg无烟煤提供的热量。此外,与其他燃料相比,沼气的抗爆性良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对沼气进行综合利用,是改变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改善环境、回收能源,还可以节约化肥、农药,促进和带动饲养业发展。
目前沼气池常用发酵原料有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每年可产生约7亿吨秸秆,但是只有少数被合理利用,其余大部分都被露天燃烧或随意堆放,造成资源浪费与空气污染。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大多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了严重的土壤、水体污染,将畜禽粪便与秸秆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是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之一,具有污染治理和回收能源双重效益,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有机物厌氧发酵产沼气设施存在有机物降解不完全、沼气产率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沼气的应用,其中,沼气产量不稳定、时有时无,是农村沼气利用率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后续利用沼气进行炊事、供暖、照明等实际应用有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沼气装置,该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沼气装置能够提升厌氧发酵过程中功能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厌氧发酵甲烷产量和纯度,促进有机物降解效率,并且能够有效缩短反应周期,减少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沼气装置,包括:
罐体;
进料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进料;
集气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集气;
出料装置,与所述罐体连通用于出料;
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且延伸进所述罐体内部的金属搅拌杆和设置在所述金属搅拌杆上的叶轮;
通电装置,包括恒压电源和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导电装置,所述恒压电源的正极与所述金属搅拌杆连接,负极与所述导电装置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壁上的碳纤维布。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碳纤维布上缝合有金属网。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金属搅拌杆的底部设有碳纤维刷。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金属搅拌杆上套接有电动滑环,所述金属搅拌杆通过所述电动滑环与所述恒压电源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罐体的外侧设有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8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