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19200.5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5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张典鸿;时光明;方树薇;张法明;王红英;蔡研;李强;李晓云;杨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38 | 分类号: | H01B17/38;H01B17/4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严翔 |
地址: | 72100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复合 绝缘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复合绝缘子,包括有金属材质的固定段和接电段,在所述的固定段和接电段之间设有绝缘芯棒,在所述的绝缘芯棒外包裹有绝缘伞裙,在所述的绝缘芯棒外周设有置于固定段和接电段之间的凸环和或环槽;采用上述结构的绝缘子,由于在绝缘芯棒外周设置有凸环和凹槽从而增加了爬电距离,避免电流击穿芯棒表面,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尤其涉及轨道交通用复合型绝缘子。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包括金属件,金属件之间设置有绝缘芯棒,绝缘芯棒将金属件连接,在绝缘芯棒外包裹有绝缘伞裙提高爬电距离,一般绝缘伞裙采用硅胶材质,绝缘伞裙通过硫化工艺包裹在绝缘芯棒外,但是该工艺操作要求高,工艺有瑕疵就会造成局部复合不牢靠,从而使芯棒和绝缘伞裙之间绝缘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电流击穿芯棒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避免电流击穿芯棒表面,提高芯棒表面绝缘性能和成品率,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交通用复合绝缘子,包括有金属材质的固定段和接电段,在所述的固定段和接电段之间设有绝缘芯棒,在所述的绝缘芯棒外包裹有绝缘伞裙,在所述的绝缘芯棒外周设有置于固定段和接电段之间的凸环和或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环或环槽至少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芯棒两端分别通过压紧的方式嵌入固定段和接电段内。
采用上述结构的绝缘子,由于在绝缘芯棒外周设置有凸环和凹槽从而增加了爬电距离,避免电流击穿芯棒表面,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绝缘芯棒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绝缘芯棒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复合绝缘子包括有固定段1和接电段2,且固定段和接电段2均为金属件,在固定段1和接电段2之间设置有绝缘芯棒3,在绝缘芯棒3外包裹有绝缘伞裙4,绝缘伞裙4采用硫化包胶工艺将其注塑包裹在绝缘芯棒3外,硫化包胶时在绝缘芯棒3外周涂抹粘合剂确保绝缘伞裙4与绝缘芯棒的复合牢靠,为避免复合过程中绝缘伞裙4和绝缘芯棒3之间产生瑕疵,使电流通过间隙由接电段2流入固定段1击穿绝缘芯棒3表面,如图2或3所示在绝缘芯棒3外周设置凸环5和或环槽6,并且使凸环5和环槽6置于固定段1和接电段2之间,这样设置相当于在绝缘芯棒3表面设置伞裙结构,增加绝缘芯棒3表面的爬电距离,从而即使绝缘芯棒3和绝缘伞裙4在复合时由于硫化工艺存在瑕疵使得两者硫化复合不牢固,也无法使电流击穿绝缘芯棒3,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性能。
造成粘接硫化不良的原因:产品需要把芯棒压接在两端的固定段和接电段金属件之间,使芯棒一部分进入到金属件内部,导致芯棒有效距离变短,两个金属件距离变近,然而产品需要保证较高的约30倍电压安全系数,达到60KV不能击穿,这点安全距离远远不够,这就对硫化粘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保证硫化粘接的界面,即伞套与绝缘芯棒之间结合的部分不得有一丝瑕疵,意味着不论是对粘接面的清洗程度、粘合剂的涂刷均匀性、涂刷后界面的烘干时间和温度、进入模具注射包胶时的时间、压力、模温等一系列工艺参数有了较高要求,即使能做的非常完美,也不能保证产品在其规定的安全系数电压下不被击穿,良品率非常低。通过上述方案在绝缘芯棒上加凸台或凹槽的方法,可以增加绝缘芯棒表面的距离,从而加大两端部金属件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工艺具备可操作性,提高良品率。
为了进一步增加绝缘芯棒3表面的爬电距离,其中凸环5或环槽6至少设置有两个。
而且该结构较适合于绝缘芯棒3两端是嵌入固定段1和接电段2内的这种结构的绝缘子中,因为这种结构中固定段1和接电段2之间沿绝缘芯棒表面的直线距离较近,更容易被击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19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输设备智能调试工具
- 下一篇:一种车载座插式移动电源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