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接触器及其防尘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6383.3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宇;高孟克;林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邦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孙晓林 |
地址: | 3256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接触器 及其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接触器及其防尘端子,防尘接触器的防尘端子包括接线框和连接在接线框上的螺钉,所述接线框的两侧均形成接线口,所述接线框的底部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位于其中接线口的下方,所述套接部上套设有防尘护套。本实用新型防尘端子通过在接线框上形成套接部,让防尘护套套设在套接部,便于防尘端子的装配,而且向下延伸的套接部并不会影响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当导线完成于端子连接后,防尘护套能阻挡住接触器外壳与防尘端子之间的开口,使外部的杂质不会从端子的接线口进入接触器内部,提升接触器的防护性能,保证接触器工作的可靠性,避免接触器噪、振动或触头接触不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接触器及其防尘端子。
背景技术
接触器的工作方式是给接触器的线圈通电,线圈得电产生磁场,磁场使静铁芯和动铁芯均产生磁力并相互吸引,使常开触点闭合,来控制负载的导通,当线圈失电后,静铁芯和动铁芯之间的磁力消失,在弹簧作用下动铁芯复位,常开触点断开。
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流主电路和大容量的控制电路,因此接触器壳体上的接线端存在开口用于外部电路与接触器上接线端子的电连接,而开口会使外部的粉尘水汽等杂质容易进入接触器内部,影响接触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导致产品噪音、振动或触头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接触器及其防尘端子,能大大提升接触器的防护性能,保证接触器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防尘接触器的防尘端子,包括接线框和连接在接线框上的螺钉,所述接线框的两侧均形成接线口,所述接线框的底部一侧向下延伸形成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位于其中一个接线口的下方,所述套接部上套设有防尘护套。
上述防尘端子通过在接线框上形成套接部,让防尘护套套设在套接部,便于防尘端子的装配,而且向下延伸的套接部并不会影响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当导线完成于端子连接后,防尘护套能阻挡住接触器外壳与防尘端子之间的开口,从而外部的杂质不会从端子的接线口进入接触器内部。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防尘护套内部形成中空腔,所述套接部设置在中空腔内,所述防尘护套包括外套壁和内套壁,所述接线框包括设在底部的底板,所述外套壁的上端面与接线框的底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高度,所述内套壁的上端面与接线框的底板的下端面贴合。
上述外套壁和内套壁与接线框的连接配合方式在保证不影响防尘端子与外部导线电连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使防尘端子与外部环境进行隔离,进一步提高防尘端子的防护性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防尘接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分别形成端子开口,还包括上述的防尘端子,所述防尘端子分别连接在壳体内部的两侧,所述防尘端子上的防尘护套设置在正对端子开口的位置。
上述防尘接触器的端子开口被防尘护套遮挡住,当导线穿过端子开口及接线口后与防尘端子完成电连接,拧紧螺钉即可,防尘护套就会遮挡住端子开口除导线外剩余面积,从而避免外界杂质进入接触器内部,提升接触器的防护性能,保证接触器工作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端子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端子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接触器俯视图。
图5是图4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邦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邦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6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闹钟
- 下一篇:一种工程造价施工水平度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