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29888.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2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波;李啸寰;乐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F1/14;B26D7/02;B26D7/08;B26D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胡玲玲 |
地址: | 2240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元器件 保护膜 用开孔 装置 | ||
1.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包括放卷辊(1)、工作台(2)、收卷辊(3)和控制器,所述工作台(2)顶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垂直固定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设置有下固定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顶板(5)的底部设置有上固定机构和开孔机构,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沿保护膜(6)移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下固定柱(7)、固定板(8)和第二下固定柱(9),下固定机构的底端通过第一升降组件连接于工作台(2)的顶部,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分别与第一下固定柱(7)和第二下固定柱(9)相对应的第一上固定柱(10)和第二上固定柱(11),上固定机构的底端通过第二升降组件连接于顶板(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2)右侧两端的右限位柱(12)和设置于工作台(2)左侧两端的左限位柱(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右侧两端均安装有导轨(14),所述右限位柱(12)的底端连接有导块(15),所述导块(15)连接有滑动电机,导块(15)滑动连接于导轨(14)中,以实现右限位柱(12)的左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组件包括多组第一驱动气缸(16)和连接于第一驱动气缸(16)底端的第一伸缩杆(17),所述第一下固定柱(7)、固定板(8)和第二下固定柱(9)的底端连接有底板(18),所述第一伸缩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8)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6)的驱动,以实现下固定机构的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两组第二驱动气缸(19)和连接于第二驱动气缸(19)底端的第二伸缩杆(20),所述第一上固定柱(10)和第二上固定柱(11)的顶端中部连接有升降板(21),所述第二伸缩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板(21)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9)的驱动,以实现上固定机构的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机构包括驱动液压缸(22)、连接于驱动液压缸(22)底端的液压杆(23)和安装于液压杆(23)底端的开孔刀(24),所述驱动液压缸(22)固定于顶板(5)的底部,所述开孔刀(24)对应位于固定板(8)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固定柱(7)和第二下固定柱(9)的直径与固定板(8)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保护膜用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面板、第一升降组件、限位机构、第二升降组件和开孔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瑞达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298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柱与连接板焊接用工装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防爆的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