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用灭火瓶充灌回收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1847.X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0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李华龙;邹玉龙;王振;张健洲;闫文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1000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灭火 瓶充灌 回收 工装 | ||
一种飞机用灭火瓶充灌回收工装,由伸缩支架和充灌接头组件组成,所述伸缩支架部分包含高度调节丝杠、连接固定基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调节杆组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形状对称且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固定基座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且相对两者纵向固定,所述高度调节丝杆螺纹配合于连接固定基座的中间从而能沿连接固定基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调节杆组件以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充罐接头组件包含外套筒和管路连接接头,所述外套筒为上下设置的圆筒状部件以供内柱塞在内上下滑动,所述管路连接接头设置于外套筒的外缘且连通至外套筒内;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容易就能将充灌嘴拧紧和打开,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用灭火瓶维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用灭火瓶充灌回收工装。
背景技术
飞机用灭火瓶一般构造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充灌嘴101、压力电门102、释放出口103和爆炸帽104(1个或多个),以及把手105和凸耳组件106。瓶体各接口(释放出口,压力电门,充灌嘴)均通过先螺纹密封再焊接密封的形式,整个瓶体形成一个密闭的球体。瓶体内充有一定压力的Halon 1301灭火剂和氮气,在灭火瓶维修过程中,需将瓶体内灭火剂进行回收或者重新充灌,两个过程均需通过充灌嘴来实现。一般充灌嘴的结构中,充灌嘴末端与瓶体内气体接触的为膜片,起到释压的作用,充灌嘴通过螺纹连接到瓶体凸台上,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充灌嘴凸台和瓶体凸台连接。
在回收过程中,需用回收工装刺破充灌嘴末端膜片,并将充灌嘴拧开一段缝隙,让灭火剂和氮气通过该缝隙流出,进入回收装置,回收完毕后,充灌嘴报废。充灌时,灭火瓶其他接口均被焊接密封,只留充灌口通过螺纹与充灌嘴相连,此时充灌嘴不拧紧,充灌嘴和灭火瓶充灌口之间留有缝隙,灭火剂通过此缝隙流入灭火瓶。
而在B747-8,B787以及国产飞机ARJ21上安装的灭火瓶充灌嘴是一种新型的充灌嘴,此种充灌嘴末端无膜片,顶部为内六角凹槽,充灌或回收时,均通过充灌或回收工具的柱塞插入内六角凹槽,拧动充灌嘴,实现充灌或回收。此种新型充灌嘴为可回收型,每次回收后,无需报废,可继续用于充灌,充灌和回收工装均可通用,可大大减少维修成本。
但是在充灌过程中使用目前现有的工装有如下问题:在充灌前,灭火瓶内部无压力,可以通过六角柱塞自由拧动充灌嘴。但是,当充灌完成后,灭火瓶内部的压力增加到350psi,柱塞被顶起,需要极大的力量才能将柱塞重新压入充灌嘴的六角槽,同时还需要转动柱塞3圈以上,才能将充灌嘴拧紧,实现密封。此外,在压紧六角柱塞的同时进行转动拧紧,为了便于发力,时常要调整工装的角度,而此时灭火瓶内以及充灌设备和连接软管中,处于充满高压气体的状态,由于相关操作费力难控,增大了施工时出现操作失误,造成人身伤害的几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飞机用灭火瓶充灌回收工装,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用灭火瓶充灌回收工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容易就能将充灌嘴拧紧和打开,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用灭火瓶充灌回收工装,由伸缩支架和充灌接头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支架部分包含高度调节丝杠、连接固定基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调节杆组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形状对称且设置于两侧,所述连接固定基座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且相对两者纵向固定,所述高度调节丝杆螺纹配合于连接固定基座的中间从而能沿连接固定基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调节杆组件以调节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充罐接头组件包含外套筒和管路连接接头,所述外套筒为上下设置的圆筒状部件以供内柱塞在内上下滑动,所述管路连接接头设置于外套筒的外缘且连通至外套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1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轮自动调压放气装置
- 下一篇:气动活门膜片铆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