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术后体位固定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2001.8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7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B90/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周云涛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术后 体位 固定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介入术后体位固定器具,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段体、中段体和下段体。该介入术后体位固定器具,通过固定带、胯部定位带、固定支杆、收容袋、气囊、气嘴、绑缚组件和固定组件的配合使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绑缚组件及胯部定位带的配合使用,可进一步的利用本装置腰部固定性,而避免本装置向下滑落,更重要的是,在上段体及下段体上设置有气囊及与其相适配的气嘴,可在本装置使用时,根据患者的实际体型,经由气嘴与外界打气筒或气泵相连接,对气囊进行注气,利用气囊的柔软性,可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避免本装置材质过硬,而造成对患者腿部的压迫力过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介入术后体位固定器具。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目前,脑血管介入手术的穿刺点,根据情况的需要,会选择在腹股沟这一位置,在介入完成后,患者需要保持腿部一段时间内不可随意活动,然而病人在睡眠时,容易发生无意识地腿部活动,此时必将造成穿刺点出血,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严重时将直接导致患者休克。
由上可见,在介入手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以及大腿部位,皆需保持一段时间的固定性,不可随意活动,然而目前医疗领域针对这种情况所使用的传统器械,皆存在一定的弊端,现将目前使用的传统固定器械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具体说明:
1、在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腿部不宜受到较大的压迫力,而传统的固定器械,其本身的结构过于坚硬,无法缓解患者腿部所受到的压迫力,从而在使用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较低,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2、在传统固定装置使用时,极易出现于患者腿部向下滑落的现象,由此,则需对本装置进行反复固定,在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与工作精力的同时,更加不利于患者的有效康复治疗。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固定器械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介入术后体位固定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固定器械无法缓解患者腿部所受到的压迫力问题,此外更解决了传统固定装置易滑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介入术后体位固定器具,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段体、中段体和下段体;
所述上段体的顶部设置有胯部定位带,所述中段体和胯部定位带的外侧均具有沿各自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支杆;
所述上段体及下段体内侧均具有沿各自长度方向设置的气囊,所述气囊沿固定带的宽度方向分布,且上段体和下段体上的气囊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气囊上配置有气嘴;
所述胯部定位带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腰部绑缚固定的绑缚组件,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用于对患者腿部绑缚的固定组件。
进一步,所述胯部定位带的宽度为固定带的1/3-1/2。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带左右两侧的绑缚带。
进一步,相对的两个绑缚带具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毛面及魔术贴刺面。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的两侧设置有拉链。
进一步,所述上段体、中段体和下段体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至少一根绑缚带。
进一步,所述胯部定位带上设置有与固定带相连接的弹性绳。
进一步,所述绑缚组件包括环腰带和设置于环腰带一端的调节扣,靠近于所述环腰带另一端的表面具有与调节扣相适应的调节孔。
进一步,所述气囊的表面具有软质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2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任意位置锁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干粉砂浆筛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