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污染水处理的组合工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2550.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0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熊水应;胡文力;周媛;熊若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水处理 组合 工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污染水处理的组合工艺系统,包括常规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所述常规处理单元为混凝沉淀池,所述深度处理单元包括臭氧活性炭处理单元和超滤膜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活性炭处理单元包括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吸附池,所述的超滤膜处理单元包括超滤膜池及其附属设施,所述混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吸附池和超滤膜池依次顺序连通。该系统将臭氧活性炭技术和超滤技术结合起来,既保障了水处理的化学安全性,又保障了水处理的生物安全性,有效地保证出厂水满足或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提供安全卫生的优质饮用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污染水处理的组合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大部分采用常规处理,即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工艺。
近年来,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未完全得到妥善处理,使得众多的地表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微污染,主要表现为CODMn和氨氮等指标超标,给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带来很大压力。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国家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更加严格,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势在必行。
一般深度处理工艺以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居多,是水处理化学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相应的构筑物是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吸附池。传统的工艺流程是常规处理砂滤池后设置臭氧活性炭吸附池,称之为“臭氧活性炭后置”。臭氧活性炭后置作为水厂深度处理最后一道把关的工艺,存在着微生物泄露潜在的风险,生物安全性降低,迫使消毒剂投量增加,消毒副产物也易超标。另外,臭氧活性炭后置通常是采用下向流活性炭吸附池的池型。
超滤技术是第三代给水处理新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出水的浊度,能够完全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两虫(贾第鞭毛虫、隐抱子虫)等,是水处理生物安全性的重要保障。超滤技术的应用有浸没式超滤膜池和压力式超滤膜型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污染水处理的组合工艺系统,该系统将臭氧活性炭技术和超滤技术结合起来,既保障了水处理的化学安全性,又保障了水处理的生物安全性,有效地保证出厂水满足或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提供安全卫生的优质饮用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污染水处理的组合工艺系统,包括常规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所述常规处理单元为混凝沉淀池,所述深度处理单元包括臭氧活性炭处理单元和超滤膜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活性炭处理单元包括臭氧接触池和活性炭吸附池,所述的超滤膜处理单元包括超滤膜池及其附属设施,所述混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吸附池和超滤膜池依次顺序连通。
进一步,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机械混合池、机械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机械混合池中投加混凝剂,机械絮凝池中设置多挡功率逐渐递减的机械絮凝器,机械絮凝池前端投加助凝剂,末端设置扫粒絮凝区兼和沉淀池衔接的过渡区,斜管沉淀池下部为沉淀区,池中设悬挂式中心传动刮泥机,池上部为澄清区,设斜管、集水槽和澄清水渠。
进一步,所述臭氧接触池为封闭结构,池内分隔成多个反应区,每个反应区内均设置臭氧扩散器,池顶设置双向通气阀和尾气破坏器。
进一步,所述活性炭吸附池为上向流池型,包括进水部分和出水部分,进水部分包括进水总渠、配水堰、配水渠、进水阀和进水井,进水总渠与臭氧接触池的出水口连通,进水井与位于主池体底部的配气配水渠连通,配气配水渠顶部设布水布气管,出水部分包括集水槽、出水渠、出水堰和出水总渠,出水总渠与超滤膜池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超滤膜池包括进水部分和出水部分,进水部分包括进水总渠、进水闸板、配水渠和配水堰,进水总渠与活性炭吸附池的出水总渠连通,膜池内设有多组膜箱,膜箱顶部设有集水管和曝气管,集水管通过膜池滤后水母管与清水渠连接,曝气管通过曝气主管与气反冲洗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2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腔取卵针
- 下一篇:一种用于防治鼠害的毒饵配制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