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检测及调试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6501.9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1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梦梦;沈映泉;何兆磊;王熙;廖耀华;朱全聪;唐标;马御棠;陈叶;徐天奇;陈益;李博;林聪;孙黎敏;刘清蝉;高洁;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互感器 检测 调试 工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检测及调试工具,包括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以及配置在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内部的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用于将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FT3协议数据,转变为电信号;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上还配置有同步脉冲发送光口和串行采样值接收光口,光电转换器输入端连接串行采样值接收光口,输出端连接同步脉冲发送光口;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上还被配置有用于连接上位机的第一以太网口和第二以太网口。该检测及调试工具通过模块化的配置,具有通用灵活以及很强的扩展能力,同时,光电转换器的设置,能够将FT3协议数据进行信号转换,然后传输至上位机进行快速分析,网络化的以太网接口的配置,为现场运维人员提供很大便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测试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检测及调试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日益成熟和电子式互感器的广泛应用,对电子式互感器调试的需求、检测维护的需求等逐渐增多。在数字化变电站的测量和保护控制系统中,是通过采集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的输出信号达到感知一次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而进行分析判断。目前开展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校验,一般需要在停电下进行。因此,不停电下的现场检测就成为关键。
电子式互感器是基于传感头的传感技术、远端模块和合并单元的电子技术,以及绝缘技术、电源技术等发展而来。目前广泛使用的电子式互感器,主要结构由一次本体传感模块、一次转换器和合并单元构成。电子式互感器具有安全不爆炸、抗饱和、抗谐振、节省资源、高带宽、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等优点。随着电子式互感器工程应用不断完善,电子式互感器的大规模应用是可以预见的。
然而由于目前缺乏对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的便携式工器具,使得智能变电站的电子式互感器系统联调、问题排查和日常巡检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FT3协议输出的数字信号,没有一种转换协议,能进行电子式互感器的现场调试及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检测及调试工具,以解决传统由于缺乏对电子式互感器测试的便携式工器具,使得智能变电站的电子式互感器系统联调、问题排查和日常巡检极为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式互感器检测及调试工具,包括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以及配置在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内部的光电转换器,所述光电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FT3协议数据,转变为电信号;
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上还配置有同步脉冲发送光口和串行采样值接收光口,所述光电转换器输入端连接所述串行采样值接收光口,输出端连接所述同步脉冲发送光口;
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上还被配置有用于连接上位机的第一以太网口和第二以太网口。
可选的,所述电子式互感器包括:一次传感部分、采集器和合并单元;
所述合并单元通过所述串行采样值接收光口向所述光电转换器发送FT3协议数据。
可选的,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上配置有3路串行采样值接收光口同时输入,以及3路同步脉冲发送光口同时输出。
可选的,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表面固定安装有智能触屏显示器,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
可选的,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显示器控制面板。
可选的,所述智能触屏显示器与所述显示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器控制面板与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上还配置有电源指示灯和程序运行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检测及调试工具本体上还配置有交流220V电源火线输入接口、交流220V电源地接口以及交流220V电源零线输入接口。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6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