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塔能源再生型水循环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37336.9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田香燕;白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德川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6;F28F25/00;F03D9/25;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能源 再生 水循环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冷却塔能源再生型水循环冷却装置,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且塔体的内底部设置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喷淋管,所述防水罩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连接有回流管。本实用新型防水罩顶部压力阀的设置,能够确保防水罩内部的蒸汽在固定压力下排出,配合风力发电机组以及扇叶片进行使用,能够在蒸汽排放的过程中进行能源再生,将热量转化为电能,以便供自身消耗,使得装置使用更加节能,实用性更高,防水罩底部第一喷淋管、安装槽外侧的第二喷淋管以及网状喷淋管的设置,能够对热气进行三重降温,确保了冷却塔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循环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冷却塔能源再生型水循环冷却装置,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塔(The cooling 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但现有的冷却塔在水循环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外部电力进行驱动,无法利用冷却塔中的热能进行能源再生,导致热量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冷却塔能源再生型水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冷却塔能源再生型水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能源进行再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冷却塔能源再生型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且塔体的内底部设置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喷淋管,所述防水罩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连接有回流管,且回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塔体远离进气管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防水罩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压力阀,所述塔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仓,且安装仓外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喷淋管,所述安装仓的内部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组,且安装仓的底部设置有扇叶片,所述扇叶片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塔体的内顶部设置有网状喷淋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仓的底部为漏斗状,且安装仓的顶部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防水罩的形状为锥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设置有三组,且相邻第一喷淋管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二喷淋管的形状皆为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塔能源再生型水循环冷却装置,防水罩顶部压力阀的设置,能够确保防水罩内部的蒸汽在固定压力下排出,配合风力发电机组以及扇叶片进行使用,能够在蒸汽排放的过程中进行能源再生,将热量转化为电能,以便供自身消耗,使得装置使用更加节能,实用性更高,防水罩底部第一喷淋管、安装槽外侧的第二喷淋管以及网状喷淋管的设置,能够对热气进行三重降温,确保了冷却塔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温网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1、塔体;2、进气管;3、防水罩;4、第一喷淋管;5、回流管;6、单向阀;7、排水管;8、压力阀;9、安装仓;10、风力发电机组;11、第二喷淋管;12、扇叶片;13、排气口;14、网状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德川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德川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373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