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0457.9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叶毅;陈杨畅;孙皓月;舒可跃;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张业放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道 肿瘤 治疗 牵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手柄和滚筒;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在固定底座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具有安装孔;滚筒两端的中心轴处分别设置有一段滚轴,滚轴穿过安装孔,并能够在安装孔的支撑下使滚筒具有绕轴心转动的自由度;滚筒一端的滚轴与手柄连接,通过手柄带动滚轴转动,从而实现滚筒转动。通过该装置,能够代替人力牵拉牵引线,牵引线缠绕在滚筒上,两个圆盘上的斜齿与其对应的卡齿啮合时,分别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旋转,要拉起病灶时,调节牵引线到合适的长度后卡齿会限制轮盘朝另一方向旋转从而将尼龙线的长度固定以及产生拉力持续牵拉病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拉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的手术,是一种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属于择期诊断性或根治性手术。手术旨在通过大块切除部分黏膜诊治黏膜病变。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电刀切除病灶,在切除时由于病变部位抬举不良,黏膜下层空间小等问题导致应用电刀比较困难,通过人工拉扯牵引线带动剥离夹牵拉病灶需要一直保持拉扯动作需要增加医务人员配置,手术往往要进行很长时间,医务人员长时间保持拉扯动作会过于劳累,而且存在力量较难控制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该装置能够代替人力给牵引线提供拉力从而带动剥离夹提起粘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手柄和滚筒。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在固定底座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具有安装孔。
滚筒两端的中心轴处分别设置有一段滚轴,滚轴穿过安装孔,并能够在安装孔的支撑下使滚筒具有绕轴心转动的自由度;滚筒一端的滚轴与手柄连接,在手柄带动滚轴转动时,带动滚筒转动。
滚筒中间截面的圆形半径等于两端截面的圆形半径。
滚筒靠近第一支撑板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斜齿,第一斜齿具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引导部。
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具有第一收缩槽,第一收缩槽内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滚筒反转的第一卡齿;第一卡齿具有第三限位部和第三引导部;第一斜齿与第一卡齿啮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能够代替人力牵拉牵引线,牵引线缠绕在滚筒上,第一圆盘上的斜齿与其对应的卡齿啮合时,只能正转,要拉起病灶时,调节牵引线到合适的长度后卡齿会限制轮盘反转从而将尼龙线的长度固定以及产生拉力持续牵拉病灶。在取出病灶时通过滚筒收回牵引线也更加匀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立体图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第一卡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第二卡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人民医院,未经温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04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吉他共振效果器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表面镀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