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吸引和调节角度的电凝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2018.1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0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江永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永椿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调节 角度 电凝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吸引和调节角度的电凝钩,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电钩,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螺纹软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螺纹软管的内部设有连通的吸引通道;所述第一套管远离第二套管的一端端部设有尖锥头,尖锥头的锥部连接有所述电钩,尖锥头的侧壁开设有吸引孔,所述第二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端部设有吸引头,电钩包括电凝杆和钩体,电凝杆与钩体可拆卸连接,电凝杆位置于第二套管外部的端部设有接电头。本实用新型的电凝钩,可将实施电凝或电切操作产生的液体和烟雾被负压吸引器带入吸引通道进行抽离,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且通过螺纹软管,可实现任意角度操作,降低手术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吸引和调节角度的电凝钩。
背景技术
电凝钩是目前医院的胸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等外科科室进行的腔镜微创手术常用的手术器械,用于组织的分离、电凝止血等,其在迅速切割阻织的同时能以电弧的高温灼烧创面,既提高了手术速度和安全性,又减轻了手术者的劳动量和患者的痛苦;所以其相比与以往普通刀具,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能够有效的减少在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现有电凝钩的操作杆为笔直圆筒状,不可任意弯曲,在操作孔附近部位操作或更深部分操作时操作困难。导致医生的操作受限制,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另外,电凝钩对阻织蛋白的高温灼烧会产生恶臭的焦糊烟雾,影响视野,影响正常的手术进程,且还会对医务人员造成嗅觉污染,长期吸入,有害健康,目前的解决方式是通过置入其他的吸引装置来进行烟雾和液体的清除,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置入额外的器械,对人体的损伤大,且医生需要操作的器械增多,不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中带吸引功能且可人愿意调节角度的电凝钩,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引和调节角度的电凝钩,可自身吸除烟雾和液体,避免手术中额外器械置入,还可任意调整电凝钩的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吸引和调节角度的电凝钩,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电钩,所述第一套管一端设有所述电钩,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螺纹软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螺纹软管的内部设有连通的吸引通道;所述第一套管远离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端部设有尖锥头,所述尖锥头的锥部连接有所述电钩,所述尖锥头的侧壁开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与所述吸引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端部设有吸引头,所述吸引头与所述吸引通道连通;所述电钩包括电凝杆和钩体,所述电凝杆一端露于所述尖锥头的锥端外侧并与所述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凝杆另一端贯穿所述尖锥头的锥端通过所述吸引通道至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外,所述电凝杆位置于所述第二套管外部的端部设有接电头。
具体的,所述第二套管远离所述螺纹软管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有与所述吸引头与电凝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吸引头与电凝杆穿设过该通孔并露于所述连接头外部。
具体的,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尖锥头与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钩体靠近所述电凝杆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侧边设有凸块,所述电凝杆与所述钩体连接的一端内侧壁设有与L型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L型凹槽相配合将所述钩体卡限固定于所述电凝杆内,所述钩体与所述电凝杆卡限固定时,所述钩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电凝杆的端面对接贴合。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凝杆螺纹连接。
具体的,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吸引器转接头和电源转接头,所述吸引器转接头通过吸引管道与负压吸引器连接,所述电源转接头通过电源线接通电源;所述吸引器转接头与所述吸引头配套接通,所述电源转接头与所述接电头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永椿,未经江永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2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