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引射式隅角瓦斯稀释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2901.0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4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双海清;吴铭川;肖鹏;程玥颖;田雨;王磊;孟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B01F3/02;E21F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降尘 功能 引射式隅角 瓦斯 稀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引射式隅角瓦斯稀释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引射机构、气体混合管和气体降尘稀释机构;所述气体引射机构包括圆台型引射管、连接在圆台型引射管大径端的换向弯管、以及连接在圆台型引射管小径端的引流气体供给机构,换向弯管远离圆台型引射管的一端朝向圆台型引射管内弯曲,所述圆台型引射管管壁内具有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所述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的环宽沿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内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台型引射管和换向弯管,高速气流通过换向弯管射出并带动隅角处空气向圆台型引射管内流动并通过气体降尘稀释机构稀释降尘,有效防止隅角煤尘自燃和瓦斯爆炸,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射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引射式隅角瓦斯稀释器。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发展,回采工作面的采高大、采长宽、走向长并且开采强度增大,使得残存在采空区的遗煤变多,采空区涌出的瓦斯量增大,导致上隅角瓦斯经常超限,并且在隅角处风流流速较低,积聚的风流循环往复会带动煤尘重新漂浮,增加风流中的粉尘浓度,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目前常用的降低隅角瓦斯浓度的方法为局部改变通风系统降隅角压力或采用埋管、插管方法抽放瓦斯。局部改变通风系统,虽然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但也存在巷道支护成本高、增加漏风易导致采空区浮煤自燃、增加了工作面巷道和区段煤柱数量等新的问题。插管、埋管抽放瓦斯的抽放效果取决于抽放管路的初始设计以及井下的实际情况,如果抽放口偏离原有设计或者地质条件改变,则抽放方法失效,并且由于抽放管路不能回收利用,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极大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现有的隅角瓦斯治理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引射式隅角瓦斯稀释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圆台型引射管和换向弯管,向圆台型引射管内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内通气,由于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是随气流流向逐渐收缩的,因此根据文丘里效应,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出气端的气流流速远大于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进气流速,无需额外动力即可加快气体流动速度,从而通过换向弯管射出并在圆台型引射管大径端形成负压,带动隅角处空气向圆台型引射管内流动并通过气体降尘稀释机构稀释降尘,有效防止隅角煤尘自燃和瓦斯爆炸,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引射式隅角瓦斯稀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引射机构、气体混合管和气体降尘稀释机构;
所述气体引射机构包括圆台型引射管、连接在圆台型引射管大径端的换向弯管、以及连接在圆台型引射管小径端的引流气体供给机构,所述换向弯管远离圆台型引射管的一端朝向圆台型引射管管内弯曲,所述圆台型引射管管壁内具有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所述换向弯管管壁内具有与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连通的第二环形气体流动通道,所述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的环宽沿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内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引流气体供给机构包括连接在圆台型引射管小径端的环形气体供给管、设置在环形气体供给管侧壁上且向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内通入气体的气体喷头,所述气体喷头中喷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一环形气体流动通道和第二环形气体流动通道由换向弯管喷出,随后依次通过圆台型引射管和气体混合管流动至所述气体降尘稀释机构内,并最终排出所述气体降尘稀释机构。
上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引射式隅角瓦斯稀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降尘稀释机构包括设置在气体混合管远离圆台型引射管一侧的通风降尘管以及设置在通风降尘管内壁上的泡沫喷头和雾化喷头,所述通风降尘管管壁内具有液体容纳腔,所述泡沫喷头和雾化喷头均与液体容纳腔连通,所述圆台型引射管、气体混合管和通风降尘管同轴布设。
上述的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引射式隅角瓦斯稀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降尘管的内径沿远离气体混合管的方向逐渐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2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纱机用止喂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氧化费托蜡的组合式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