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3978.X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8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根;黄宝林;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34;E02D15/04;E02D5/6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桩护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属于旋挖灌注桩支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旋挖灌注桩护筒,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表面间隔开设有护壁泥浆引流孔,护壁泥浆引流孔贯穿旋挖灌注桩护筒上下两端,护壁泥浆引流孔的端口处连接有软管,软管的输入端连接有护壁泥浆管。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来输送泥浆,可以使得护壁泥浆均匀的布满旋挖灌注桩孔内的四周,使其有效的对孔内四周泥土提供支护,弥补了传统的护筒不能使护壁泥浆在孔内均匀分布,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成本的输出,加快旋挖灌注桩的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挖灌注桩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中的诸多复杂因素易造成旋挖灌注桩孔内泥土脱落,甚至填塞塌方。鉴于孔内泥土脱落塌方对旋挖灌注桩的施工有严重的不利影响,相关规范对旋挖灌注桩的施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没有详细地提及孔内支护的有效工艺,很多情况下造成技术人员无所适从。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对旋挖灌注桩孔内有效支护成为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来输送泥浆,可以使得护壁泥浆均匀的布满旋挖灌注桩孔内的四周,使其有效的对孔内四周泥土提供支护,弥补了传统的护筒不能使护壁泥浆在孔内均匀分布,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成本的输出,加快旋挖灌注桩的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装置,包括旋挖灌注桩护筒,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的表面间隔开设有护壁泥浆引流孔,护壁泥浆引流孔贯穿旋挖灌注桩护筒上下两端,护壁泥浆引流孔的端口处连接有软管,软管的输入端连接有护壁泥浆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由不锈钢板材料制成,护壁泥浆引流孔沿旋挖灌注桩护筒表面铅直方向开设。
进一步地,所述的软管、护壁泥浆管均选用普通塑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由内环管和外环管组成,外环管内腔通过混凝土封闭,护壁泥浆引流孔在外环管内等距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护壁泥浆引流孔的底部设置有中通管,相邻的两组护壁泥浆引流孔通过中通管连通,中通管的管身上间隔开设有分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环管的内部等距间隔设置有支撑钢管,支撑钢管的内部空腔内填充有内填混凝土,相邻的支撑钢管之间设置有支撑肋。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肋相互焊接并构成菱形结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操作性强,通过护壁泥浆引流孔来输送泥浆,可以使得护壁泥浆均匀的布满旋挖灌注桩孔内的四周,使其有效的对孔内四周泥土提供支护,弥补了传统的护筒不能使护壁泥浆在孔内均匀分布,同时也减少了材料成本的输出,加快旋挖灌注桩的施工进度,节约工期成本,在旋挖灌注桩施工中,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对旋挖灌注桩孔进行支护,及时浇筑,能够避免后期旋挖灌注桩的反复施工,确保旋挖灌注桩顺利施工,减少了后期不必要的返工处理,也减少了后期返工材料的投入,节约人工和工期从而降低建设成本,符合当代绿色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挖灌注桩护筒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39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FRP板簧结构
- 下一篇:测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