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47943.3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市新图新夏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0 | 代理人: | 陈体芝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水 吸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包括收集瓶与固定在收集瓶侧壁上的负压泵,收集瓶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瓶盖,瓶盖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第一软管与负压泵连接,且第二软管的外端连接有引流部;引流部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外螺纹管,且外螺纹管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两根连接杆的底端之间固定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底端设置有引流针。本装置通过负压泵使收集瓶中产生负压,由引流针对腹水进行抽取,避免多次从插入注射筒进行抽取,同时通过转动外螺纹管,使引流针缓慢插入患者腹部,通过观察刻度了解插入的深度,以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上,肝病晚期的病人经常出现肝腹水,对肝腹水进行抽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抽吸方法是通过注射器进行抽吸,通过穿刺针穿入腹腔内,然后通过注射器进行抽吸,采用此方式进行腹水吸收,其单次抽取的液体量有限,费时费力,且穿刺针的穿刺位置和深度不易控制,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包括收集瓶与固定在所述收集瓶侧壁上的负压泵,所述收集瓶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瓶盖,所述瓶盖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负压泵连接,且第二软管的外端连接有引流部;
所述引流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贯穿设置有外螺纹管,外螺纹管与筒体转动配合,且外螺纹管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之间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端设置有引流针。
优选的,所述第二软管插设在所述外螺纹管中,且第二软管与所述引流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管与所述筒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外螺纹管的顶端设置有旋转钮。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且所述筒体的两侧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块插设在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筒体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可视窗,可视窗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引流针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负压泵使收集瓶中产生负压,由引流针对腹水进行抽取,避免多次从插入注射筒进行抽取,并且,本装置通过转动外螺纹管,使引流针缓慢插入患者腹部,通过观察刻度可了解插入的深度,以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中引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肝科腹水吸收装置中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瓶、2负压泵、3瓶盖、4第一软管、5第二软管、6筒体、7可视窗、8刻度、9外螺纹管、10连接块、11连接杆、12安装块、13引流针、14旋转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47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隧道液氨速冻机
- 下一篇:一种工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