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井口用监控防盗装罝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0150.7 | 申请日: | 202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薇;刘敏维;齐桂丽;刘海洋;刘启伟;孙建勇;陈华;周家祥;贾文菲;孙东明;李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翠芳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H05K5/02;H02J7/35;G08B13/02;G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井口 监控 防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油井口用监控防盗装罝,包括防护箱、太阳能板和第一固定块,太阳能板位于防护箱的顶端,防护箱内腔的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电机,防护箱内腔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二固定块底部的一侧均转动设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连接板,两个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逆变器对蓄电池进行逆变,之后蓄电池对振动报警器和信号发射器供电,然后振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巡查人员收到信号,并及时前往报警的采油井口查看,通过连接板的移动带动连接管,连接管带动压板移动固定防护箱的底部,从而实现固定防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油井口用监控防盗装罝。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进而开设的采油井口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采油井口进行管理,但因站点多、分布广、自然条件恶劣和人为偷盗的原因导致原油大量流失,给国家经济效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中人为偷盗是导致原油流失的主要原因;
1、现有的防盗措施大多是采用对采油井口的阀口进行封口处理的方式,而偷盗分子在偷油时大多会暴力拆除阀口的封口,这样容易会损坏装置,从而导致原油大量流失;
2、现有的一些防护装置会安装振动报警器,振动报警器会发出报警信号,此时巡查人员会接收到信号,并前往报警的采油井口查看是否有偷盗行为,但采油井口往往安装在偏远地区,因此通过铺设电线解决供电问题,而偷盗者往往会切断电线,使报警器无法工作,导致巡查人员无法接收到报警信号,进而造成原油被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采油井口用监控防盗装罝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油井口用监控防盗装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油井口用监控防盗装罝,包括防护箱、太阳能板和第一固定块,所述太阳能板位于防护箱的顶端,所述防护箱内腔的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均固定在地面的表面,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电机,所述防护箱内腔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底部的一侧均转动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底端的中部均固定设有滑杆,两个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管,两个所述滑杆的底端分别活动贯穿两个连接板的一端,两个所述滑杆的底端分别活动贯穿两个11并分别活动插设在两个连接管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均固定设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的底部固定设有太阳能控制器,所述太阳能板底部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防护箱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内腔的顶端固定设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开口处的一侧铰接有防盗门,所述防盗门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一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套设有挂锁,所述防护箱1的侧面固定设有第二固定片,所述挂锁活动套设在第一固定片的内部和第二固定片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腔的一侧固定设有振动报警器,所述蓄电池的底端固定设有逆变器,所述振动报警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棱边上设有若干个金属防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防护箱和电机,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转动,同时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板向下移动,此时连接板带动连接管沿着滑杆向下移动,连接管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之后压板向下移动压紧防护箱的底部,使防护箱无法移动,这样就可以防止盗窃者接触采油井口,从而避免原油被盗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翠芳,未经李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0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