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盆底肌训练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2761.5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简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优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盆底肌 训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底肌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盆底肌训练仪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无线充电线圈;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还形成有紧固圈,且所述紧固圈套设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外。本实用新型的提出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康复通常只能在有盆底肌训练条件的医院里进行生物反馈以及电刺激治疗,导致的部分低收入人群无法支付高昂费用而错过治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底肌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盆底肌训练仪结构。
背景技术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该肌肉群能够支撑盆腔和腹腔器官,使其维持在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感染、炎症、外伤或年龄增大都可能导致盆底肌肉松弛,严重的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
常见的盆底肌康复方法有骨盆肌肉运动法、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以锻炼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从而减少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其中,在盆底肌康复领域内,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必须到具有盆底肌训练条件的医院里才能治疗,且费用昂贵,使部分有康复需求的低收入人群无法承受。
因此,一种盆底肌训练仪结构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在于提供一种盆底肌训练仪结构,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康复通常只能在有盆底肌训练条件的医院里进行生物反馈以及电刺激治疗,导致的部分低收入人群无法支付高昂费用而错过治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盆底肌训练仪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无线充电线圈;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还形成有紧固圈,且所述紧固圈套设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外。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边沿还安装有可拆卸连接的勾型块;所述勾型块的自由端还形成有可拆卸连接的蓝牙固定块;所述蓝牙固定块用于固定蓝牙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间还形成有分压片,且所述分压片、无线充电线圈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形成有盖体,且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为弧面。
优选地,安装状态下,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盖体形成椭圆体。
优选地,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勾型块外形成有一体成型的绝缘包裹层。
优选地,所述紧固圈为方形结构。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盆底肌训练仪为小型便携设备,可直接通过蓝牙模块进行控制,因此便于使用者自助控制,且不受使用场地的限制;
第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盆底肌训练仪中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令盆底肌训练仪形成完整的密闭壳体,杜绝水分、细菌在缝隙中自身,保证使用者的使用卫生;
第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盆底肌训练仪中设置有分压片,该分压片可将盆底肌训练仪表面压力进行分散,进而令盆底肌训练仪在采集数据时采集更为全面的肌肉群压力,进而保证盆底肌训练仪对使用者的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盆底肌训练仪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优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优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2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