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受电弓平台的安装结构和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3213.4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3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苏超;张宗骥;王松;王海波;顾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2 | 分类号: | B60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晓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弓 平台 安装 结构 轨道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受电弓平台的安装结构和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该安装结构为:受电弓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形成在所述平台本体的外缘处的翻边,翻边的底面与车顶板的顶面通过粘胶粘接固定,车顶板上设有框口,平台本体的底面设有支架,支架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框口伸到车顶板的底侧。该安装结构的安装工作量小、结构重量轻、而且不会因材料膨胀系数的差异大而产生较大应力,因此安装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不同材料的受电弓平台与车顶板的固定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受电弓平台的安装结构和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常用受流方式是采用受电弓从架空接触网集取电流。受电弓一般集装在受电弓平台上,而受电弓平台则安装在车顶上。
以往的轨道车辆,当受电弓平台与车顶板材料不同时,受电弓平台主要通过铆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顶板上。这种连接方式,受材料膨胀系数不同的影响,容易失效。为此,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增设过渡件,利用过渡件调整受电弓平台和车顶板的膨胀系数差异,这样虽然能够解决连接容易失效的问题,但是,会导致安装工作量大、结构重量大等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在不增加安装工作量和结构重量的前提下提升受电弓平台的连接可靠性,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受电弓平台的安装结构,所述受电弓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形成在所述平台本体的外缘处的翻边,所述翻边的底面与车顶板的顶面通过粘胶粘接固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边的内缘区域和外缘区域之间的中部区域通过结构胶与车顶板的顶面粘接固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边的外缘区域与车顶板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部,所述翻边的内缘区域与车顶板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结构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所述翻边和车顶板围合成的密封腔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部由密封胶形成,所述第二密封部由弹性垫形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顶板对应所述平台本体的区域设有框口,所述平台本体的底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框口伸到所述车顶板的底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平台本体通过紧固件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L形板材和设置在L形板材的两板部之间的加强筋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支撑在车顶板底侧的车顶主体结构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受电弓平台的材料和车顶板的材料不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受电弓平台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受电弓平台的安装结构,安装工作量小、结构重量轻、而且不会因材料膨胀系数的差异大而产生较大应力,因此安装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不同材料的受电弓平台与车顶板的固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受电弓平台的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受电弓平台和车顶板的底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受电弓;
2受电弓平台,21平台本体,22翻边;
3结构胶;
4密封胶;
5弹性垫;
6支架,61L形板材,62筋板;
7车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3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产科破膜针
- 下一篇:一种矩形波纹管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