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肢体气压和电刺激治疗作用的踝足外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5118.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7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梁江;郑倩;杨渊;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N1/36;A61H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肢体 气压 刺激 治疗 作用 踝足外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肢体气压和电刺激治疗作用的踝足外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足底托、足面托以及连接足底托和足面托的固定部;所述足底托上部与人体小腿后部匹配,下部与人体脚底弧度匹配;所述足面托上部与人体小腿前侧匹配,下部与人体脚面弧度匹配;所述足底托的内衬上从小腿后部至脚趾处设有用于肢体气压治疗的肢体气压治疗组件;所述足面托的内衬上对应于小腿前侧及外侧处分别设有用于下肢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电刺激治疗组件。该装置操作简便,方便固定踝足,维持踝关节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同时可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以电刺激下肢神经肌肉,恢复患者肌肉力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具有肢体气压和电刺激治疗作用的踝足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脑卒中、脑外伤以及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瘫痪的患者,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由于神经系统损伤,下肢肌肉瘫痪,踝关节常处于异常的足下垂和内翻状态。为了预防踝关节痉挛异常畸形,患者需佩戴踝足外固定支具,以保持踝关节长期处于功能位。
由于此类患者肢体瘫痪、长期卧床,肌肉的泵作用减弱,往往会并发产生下肢静脉血栓。肢体气压治疗能够挤压下肢肌肉,促进下肢远端血液回流,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
另外,下肢运动神经麻痹后,肌肉即失去神经支配而萎缩变性。为了减缓这种变化,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或肌群,使之发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通过这种收缩锻炼,保留肌肉的功能,预防肌肉萎缩的发展,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是肢体瘫痪患者的一种必要的康复治疗手段。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踝足外固定装置体积较大,穿戴过程繁琐,穿戴中无法直接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导致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时需要反复穿脱踝足外固定装置,十分不便,增加了照顾患者的难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对穿戴外固定支具,进行肢体气压和电刺激治疗的意愿和依从性下降,影响患者康复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需要反复穿脱外固定支具,能够直接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具有肢体气压和电刺激治疗作用的踝足外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具有肢体气压和电刺激治疗作用的踝足外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踝足的、整体呈靴形结构的踝足托,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踝足托包括足底托、足面托以及连接足底托和足面托的固定部;所述足底托上部与人体小腿后部匹配,下部与人体脚底弧度匹配;所述足面托上部与人体小腿前侧匹配,下部与人体脚面弧度匹配;所述足底托的内衬上从小腿后部至脚趾设有用于肢体气压治疗的肢体气压治疗组件;所述足面托的内衬上对应于小腿前侧及外侧处分别设有用于下肢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电刺激治疗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肢体气压治疗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足底托的内衬上从小腿后部至脚底处间隔分布的气囊组、进气管和控制盒;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气囊组相连且另一端与控制盒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气泵、与气泵相连的控制阀和用于控制气泵和控制阀工作的电路板;所述气泵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控制阀上设有与所述进气管相连的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还设置有用于气囊组充、泄气的电动三通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刺激治疗组件包括铺垫在所述足面托的内衬上对应于小腿前侧及外侧的、用于提供电传导信号的导电海绵或电极贴片,所述导电海绵或电极贴片连接能够产生低频脉冲电流的低频脉冲电流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足面托上表面从小腿前侧至脚趾处、呈间隔分布的若干条强力粘接钩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足底托下表面与强力粘接钩带位置一一对应的强力粘接绒带。
进一步地,所述足底托和足面托均采用低温热塑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5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