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底纵梁与副车架的闭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57694.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邹仁松;童治群;张良福;王家文;唐泽兵;贺满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0P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61183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底纵梁 车架 闭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厢底纵梁与副车架的闭合结构,包括车厢底板与副车架,所述车厢底板底部设有一对沿车厢底板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底纵梁;所述副车架包括一对副车架主梁与多根副车架横梁,所述副车架主梁分别与所述底纵梁一一上下对应,所述副车架横梁沿副车架主梁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于两所述副车架主梁之间;所述副车架主梁顶部表面向上拱起成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副车架主梁长度方向延伸且其长度与副车架主梁长度一致;所述底纵梁底部表面向上凹陷成凹口,所述凹口形状与所述凸起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底纵梁与副车架的闭合结构,副车架与车厢底纵梁咬合稳定,有利于提高车厢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厢底纵梁与副车架的闭合结构。
背景技术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由于自卸车的装载车厢能自动倾翻一定角度卸料,大大节省卸料时间和劳动力,缩短运输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是常用的运输专用车辆。
在现有技术中,自卸车的晃动问题是影响自卸车行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严重时会造成翻车事故;现有的自卸车车厢在运输时其底板的纵梁位于副车架主梁的侧边,这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车厢容易出现横向的晃动,车厢横向晃动会造成车厢后回转机构的变形、举升机构的变形、底盘的扭曲等一系列问题;并且由于现有的自卸车副车架采用矩形管,其上表面平整,砂石容易堆积在副车架主梁上,车厢下降时,砂石异物造成车厢下压,损坏副车架、底板纵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底纵梁与副车架的闭合结构,包括车厢底板与副车架,所述车厢底板底部设有一对沿车厢底板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底纵梁;所述副车架包括一对副车架主梁与多根副车架横梁,所述副车架主梁分别与所述底纵梁一一上下对应,所述副车架横梁沿副车架主梁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于两所述副车架主梁之间;
所述副车架主梁顶部表面向上拱起成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副车架主梁长度方向延伸且其长度与副车架主梁长度一致;所述底纵梁底部表面向上凹陷成凹口,所述凹口形状与所述凸起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凸起在其高度方向上由下端至上端渐窄。
优选的是,所述凸起与副车架主梁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是,两所述底纵梁间设置有多根底横梁,多根所述底横梁沿所述底纵梁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任一所述底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底纵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车厢底板上方边沿处竖直向上设有车厢边板,所述车厢边板与车厢底板组合围拢组成车厢内腔。
优选的是,所述车厢边板向下延伸至车厢底板的下方,两所述底纵梁的外侧与所述车厢边板间安装有多根底边梁,所述底边梁的两端分别与底纵梁、车厢边板连接,多根所述底边梁沿所述底纵梁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优选的是,还包括用于稳定车厢底板的一对平衡机构,两所述平衡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副车架主梁的外侧。
优选的是,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管,所述平衡管一端固定在临近的副车架主梁上,其自由端沿所述副车架横梁方向延伸;所述平衡管自由端上表面突出设有限位体,所述车厢底板底面的相应位置上通过连接柱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所述限位体相匹配组成凹凸配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57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一次性快装双金属斜角结构的切割孔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影音遥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