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牵引机轮槽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0124.2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廉飞;蒲召文;唐赟;张仁宏;谷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2 | 分类号: | B24B19/02;B24B41/06;B24B41/02;B24B47/22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邵红波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牵引 机轮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牵引机轮槽修复装置,包括可固定在牵引机引轮处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向调节支架和与之相连的纵向调节支架,在纵向调节支架上设有用于打磨牵引机轮槽的磨削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便携性高,所述的固定支架由多根连接杆组成,通过十字滑套组件、带滑套的安装架等配合使用,实现磨削机构的运动调节,其制造成本低廉,结构轻巧易携,便于搬运至不同的工作场地进行现场牵引机轮槽修复工作;操作省时省力,只需一名工作人员就能进行修复工作,并且修复效率高,相较于现有的人工修复方式,其修复效率提高3倍以上,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牵引机轮槽修复装置,属于牵引机用维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牵引机是输电线路张力架设中的关键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牵引绳尾部拉力的变化,牵引绳本身的弹性易造成轮与绳的相对运动,加之轮槽截面上的倾角导致的牵引绳的扭转及工作环境引发的锈蚀、腐蚀等导致的牵引轮轮槽磨损。
牵引机轮槽出现磨损凹痕后使得轮体强度、刚度下降,并对牵引绳或轮体支承轴承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问题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更换轮槽,但费用昂贵,更换一次需要3-4万元,且轮槽磨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后期维修成本十分巨大。另一种是采用人工修复的方式,这也是当前主流的牵引机轮槽修复方式。传统人工修复轮槽的方式是:1、清洗轮槽表面污渍、打磨光滑;2、用高强度合金焊条堆焊凹痕处;3、人工切削焊缝,并打磨至正常状态。人工修复轮槽的方式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费时费力。
而由于牵引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轮槽与钢丝绳的摩擦及外界因素导致轮槽产生凹槽,随着近几年工程项目的增多,各型号牵引机的一次进出库使用时间及工作量的增加,及多个工程连续使用的频率上升。传统人工修复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突显出来。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牵引机轮槽修复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简易牵引机轮槽修复装置,包括可固定在牵引机引轮处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向调节支架和与之相连的纵向调节支架,在纵向调节支架上设有用于打磨牵引机轮槽的磨削机构。
前述竖向调节支架包括竖向支撑杆组,竖向支撑杆组下部设有卡固在牵引机引轮轮毂上的夹持结构,所述纵向伸缩机构为相对竖向支撑杆组垂直设置的纵向支撑杆组,所述纵向支撑杆组通过十字滑套组件固连在竖向支撑杆组上,使纵向支撑杆组通过十字滑套组件沿竖向支撑杆组进行升降调节;而磨削机构与纵向支撑杆组滑动连接,使磨削机构沿纵向支撑杆组进行纵向调节。
前述夹持结构包括一对配合使用的夹板,在其中一块夹板上设有紧定螺钉组件。
前所述磨削机构包括与纵向支撑杆组滑动连接的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微调机构及与之相连的角磨机。
前述安装架包括与纵向支撑杆组匹配的滑套,在滑套上设有限定螺钉,在滑套上部外圆周面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调节孔,下部外圆周面上相对设有铰孔座,所述微调机构包括调节板,调节板一端与铰孔座铰接,中部通过穿装在调节孔上的调节螺杆与连接板相连,而另一端设有U型夹持部,所述角磨机通过螺栓固连在U型夹持部上。
前述竖向支撑杆组和纵向支撑杆组均为为多根连接杆组成的矩形或U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0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