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1469.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7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任苇 |
地址: | 4013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伤 头皮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回收装置,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包括主体,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A面和B面,主体中部设有折叠线,A面与B面可沿折叠线相互折叠,A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圆柱形的主体凹面,主体凹面上端开口,下端封闭,B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主体凹面相适应的半圆柱体的主体凸面,主体凸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长扣。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拔针及回收头皮针头过程中临床工作人员的被锐器所伤,也能预防可能得回收分类失误而造成其他人员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静脉穿刺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一次性头皮穿刺针,临床工作中,护士在为使用一次性头皮针头静脉注射患者进行拔针时及拔出针头后在转移至锐器容纳盒过程中因为针体及针尖处于裸露状态,都极其容易产生误伤,然而在治疗结束时,拔针过程和针头的回收大多数采用床旁治疗车上的锐器回收盒来预防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忽略了拔针时及从针头拔出至放入锐器盒过程中的隐患,因此为了避免医护人员受伤,急需一种回收装置来回收头皮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回收装置,能避免拔针及回收头皮针头过程中临床工作人员的被锐器所伤,也能预防可能得回收分类失误而造成其他人员的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刺伤头皮针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A面和B面,所述主体中部设有折叠线,所述A面与B面可沿折叠线相互折叠,所述A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半圆柱形的主体凹面,所述主体凹面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B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主体凹面相适应的半圆柱体的主体凸面,所述主体凸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长扣。
采用本技术方案,将头皮针拔出之后,将头皮针从主体凹面的上端开口处插入直至针头抵触主体凹面的底部,然后将B面沿折叠线向左折叠,此时主体凸面嵌入主体凹面中,将头皮针夹住,同时长扣封住主体凹面和主体凸面贴合的边缘,防止头皮针脱落,之后将回收装置放入锐器收纳盒,以此避免拔针及回收头皮针头过程中临床工作人员的被锐器所伤,也能预防可能得回收分类失误而造成其他人员的损伤。
优选地,所述A面前侧的上下两端设有主体卡扣凹槽,所述B面前侧的上下两端设有与主体卡扣凹槽相适配主体卡扣凸起,所述长扣的上端、下端和中部设有长扣凹槽,所述A面的后侧设有与长扣凹槽相适配的长扣凸起。
主体卡扣凸起扣合在主体卡扣凹槽内、长扣凸起扣合在长扣凹槽内,能在A面和B面折叠时,固定A面和B面,避免主体凹面和主体凸面分离,防止头皮针脱落。
优选地,所述主体、长扣、主体凹面和主体凸面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长扣为长方体,所述主体凹面、主体凸面和长扣的长度与主体的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主体长5-6cm,宽约2.5cm,所述主体凹面和主体凸面的直径均约为0.5cm,所述长扣宽为0.5-1c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体凹面1、A面2、B面3、主体凸面4、长扣凸起5、长扣6、长扣凹槽7、主体卡扣凹槽8、主体卡扣凸起9、折叠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1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