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3730.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峰;时圣成;刘祥诺;张海振;徐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昌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生态 护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路平层,所述路平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种植圈,所述路平层的上表面且位于种植圈内部种植有绿化树,所述绿化树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网,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路平层下方设置有第一斜坡,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斜坡下方设置有平缓层,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平缓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斜坡。本实用新型,路平层、平缓层和岸边层的表面均铺设有水泥,路面平整,第一楼梯和第二楼梯方便行人行走到平缓层和岸边层上,行人可在平缓层和岸边层上行走观光,休息亭为行人提供休息场所,并为水泵提供保护,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合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申请人在申请本实用新型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申请号为“202020857079.0”,该专利利用了靠近河道的优势为植被层进行浇灌工作的目的,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许多人喜欢在河边散步,该专利不设有行走的空间,该专利的植被种植在斜坡上,植被光照不充足,影响植被健康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路平层,所述路平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种植圈,所述路平层的上表面且位于种植圈内部种植有绿化树,所述绿化树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网,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路平层下方设置有第一斜坡,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斜坡下方设置有平缓层,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平缓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斜坡,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斜坡下方设置有岸边层,所述岸边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休息亭,所述休息亭的内部设置有长椅,所述长椅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第二斜坡的表面设置有喷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绿化树等间距分布,所述种植圈的材质为水泥砌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路平层、平缓层和岸边层的表面均铺设有水泥,所述喷头均匀分布在靠近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的表面均种植有植被,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的侧边和底边设置有防护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河流接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斜坡处设置有第一楼梯,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二斜坡处设置有第二楼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路平层通过第一楼梯与平缓层连通,所述平缓层通过第二楼梯与岸边层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平缓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昌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昌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3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滚筒蜗轮蜗杆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产妇多用辅助分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