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夹人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5794.3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华;查华斌;易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贤;冯锦旋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夹人 电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夹人电梯,其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光幕,所述电梯还设置有关门到位的感应开关和防夹触发装置,所述电梯设置有至少两个防夹触发装置;所述的防夹触发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和触发装置,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微动开关和设置在微动开关前端的触发块;所述的微动开关内常闭触点串联到电梯门锁回路内,微动开关内常开触点与声光报警器串联;所述的感应开关的常开触点与电动推杆串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单单依赖光幕系统来检测异物阻挡,且可以检测到细小如手指以及透明等物体的不夹人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夹人电梯。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电梯夹人事件层出不穷,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在电梯门系统上安装一套红外线光幕或者安全触板,来判断是否有异物遮挡从而阻止电梯关门防止夹人或物。该方案弊端在于当红外光幕失效或者检测精度问题(如手指、玻璃遮挡、细小绳子等无法检测到)导致电梯会正常关门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夹人电梯,不单单依赖光幕系统来检测异物阻挡,且可以检测到细小,透明等物体的防夹电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夹人电梯,其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光幕,所述电梯还设置有关门到位的感应开关和防夹触发装置,所述电梯设置有至少两个防夹触发装置;所述的防夹触发装置包括电动推杆和触发装置,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微动开关和设置在微动开关前端的触发块;所述的微动开关内常闭触点串联到电梯门锁回路内,微动开关内常开触点与声光报警器串联;所述的感应开关的常开触点与电动推杆串联。
优选的,所述的感应开关设置在电梯门上端。感应区域设置在门系统上,感应开关与感应区域组成关门到位的感应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触发装置设置在固定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触发装置为摆杆行程开关,所述的触发块为摆杆。
优选的,所述的电动推杆设置在固定支架下方,所述的固定支架上方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的电动推杆设置在固定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触发块与微动开关中间设置有弹簧。设置弹簧将更安全,当该装置发生异常时因该装置由弹簧组成可伸缩不会发生触发块伤人事件。
优选的,所述的感应开关为磁感应开关、光电感应开关或双稳态开关。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机械式检测,当红外光幕失效情况下,可以防止电梯夹人,为电梯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2.本实用新型的防夹检测能力强,当细小物体如手指、玻璃、遛狗绳等都可以检测到,大大提升检测精度
3.本实用新型的防夹触发装置体积小、隐藏式安装,当电梯门闭合时该装置才进入触发状态,开门时自动收缩,不影响电梯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感应区域;2、感应开关;3、微动开关;4、电动推杆;5、触发块;6、固定支架;7、弹簧;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附图1中K1为感应开关、K2为电动推杆、K3为微动开关(常闭门锁开关)、K4为微动开关(声光报警)、SL为声光报警,K3/K4微动都由触发块推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5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均质机泵体的密封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复合标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