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8029.7 | 申请日: | 2021-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1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马俊学;曹红梅;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淠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梁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梁本体上的主支撑机构;所述梁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主支撑机构设置于梁本体内部,所述梁本体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主支撑机构包括主弧形拱板以及反弧形拱板;所述主弧形拱板的中部向顶板的一侧凸起,主弧形拱板的左端与左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主弧形拱板的右端与右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反弧形拱板设置于顶板与反弧形拱板之间,反弧形拱板的中部向远离顶板的一侧凸起,反弧形拱板的两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主弧形顶板的顶部与反弧形顶板的顶部相抵接。本申请通过优化梁的受力结构,减小了承重梁在较大承重情况下发生凹陷变形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结构是建筑学术语,指根据房屋的梁、柱和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承重梁有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建造,对于现有建筑来说,基本采用框架式修建,房建承重梁结构设计比较传统,内部结构都是简单地使用钢筋编织成框架,然后浇筑所需型号的混凝土。
如公告号为CN2126709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左加固杆,所述混凝土底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波形钢板,所述下波形钢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体内索,所述支撑板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体外索,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波形钢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承重梁跨度大,没有经过加固的中心部位受力最大,使用在较高的房屋建筑中时,远离支撑点的承重梁中心部位会因承重过大容易产生凹陷变形,给使用者带来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承重梁中心部位的承重能力,减小承重梁因承重过大而产生凹陷变形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梁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梁本体上的主支撑机构;所述梁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主支撑机构设置于梁本体内部,所述梁本体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主支撑机构包括主弧形拱板以及反弧形拱板;所述主弧形拱板的中部向顶板的一侧凸起,主弧形拱板的左端与左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主弧形拱板的右端与右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反弧形拱板设置于顶板与反弧形拱板之间,反弧形拱板的中部向远离顶板的一侧凸起,反弧形拱板的两端与顶板固定连接,主弧形顶板的顶部与反弧形顶板的顶部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中在梁本体中部的压力通过反弧形拱板传递到主弧形拱板上,再通过主弧形拱板传递到连接板上。改善了梁本体中部的受力集中情况,减小了在较大承重下梁中部凹陷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房建承重梁还包括副支撑机构,所述副支撑机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竖直设置于主弧形拱板与顶板之间,支撑件呈拱形结构且拱形结构向上凸起,支撑件上部与顶板抵接,支撑件下部固定连接于主弧形拱板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弧形拱板和顶板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能有效的调整梁载荷分布,支撑件把远离中部的其他部分的力均与的传递到主弧形拱板上,再通过主弧形拱板把力传递给连接板,优化了梁整体的结构,加强了结构整体的承重能力。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一块副拱板,所述副拱板的中部向顶板的一侧凸起,副拱板的顶部与顶板抵接,所述副拱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竖支撑板,所述竖支撑板竖直设置,竖支撑板固定安装在主弧形拱板的上表面,竖支撑板与副拱板固定连接的一端保持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设置竖支撑板能在副拱板受压时有更好的受力姿态,把力传递到主弧形拱板上,优化了支撑件的受力结构,进而提升力结构整体的承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淠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淠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8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