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用斜井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68336.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8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童祯;程战明;刘文胜;袁世伦;陈斌;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5/08 | 分类号: | B66B15/08;B66B19/06;B66B15/04;B66D5/3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斜井 提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用斜井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矿车和提升机,还包括设置在矿车上的常闭式刹车组件和设置在传动组件上的检测组件,矿车的底部还设有控制常闭式刹车组件的控制盒,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天轮,矿井的井口处向外依次固定设有两个垂直地面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顶部的吊臂下端均设有天轮,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导杆、滑块、压力传感器、扩张弹簧、第二传动轮、安装座和第一传动轮,第一支撑杆的前端侧均固定设有垂直地面的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杆体之间固定架设有一对平行地面的导杆;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不易观察和安全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用斜井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提升机钢丝绳松绳保护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方法是在提升容器与提升钢丝绳之间串接一个测力传感器来监测钢丝绳张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无线电传输系统送至地面接收站,用此方式进行松绳保护,该方法的优点是信号灵敏、可靠,可监测提升容器在任何位置卡罐产生的松绳情况,缺点是测力传感器串联在提升力传递系统中,它必须有和提升容器主拉杆及提升钢丝绳相当的强度,否则将成为重大事故的隐患,但保证了强度却使传感器灵敏度大大降低。
在申请号为: CN201922153888.3 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矿井提升机松绳保护监测装置,包括提升容器、天轮一、压轮测力机构、天轮二、滑轮和提升机;提升容器位于井道内,提升机设置在井口一侧,天轮一设置在井口上部,天轮二位于天轮一旁且朝向提升机的一侧设置,天轮二与天轮一等高度,滑轮位于提升机旁且朝向井口设置,提升机通过钢丝绳与提升容器连接,钢丝绳绕过滑轮、天轮二和天轮一,压轮测力机构设置于天轮二与天轮一之间,且压轮测力机构向下压紧天轮二与天轮一之间的钢丝绳段;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监测钢丝绳张力变化,快速监测出提升容器是否松绳并进行保护,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解决了在提升容器与提升钢丝绳之间串接测力传感器带来的诸多问题,安全可靠。
但是,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不易观察,因为其测得牵引绳的张力数据只能从相应的电器装置上查看,使用者无法直接从传动结构上看到牵引绳上的张力大小,从而不利于使用者及时且有效地发现牵引绳上的张力大小是否异常。
第二,安全性较差,因为只能通过调节提升机的转速来控制牵引绳上的张力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用斜井提升装置,包括矿车和提升机,还包括设置在矿车上的常闭式刹车组件和设置在传动组件上的检测组件;
所述矿车的底部还设有控制常闭式刹车组件的控制盒;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天轮,所述矿井的井口处向外依次固定设有两个垂直地面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的吊臂下端均设有天轮;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导杆、滑块、压力传感器、扩张弹簧、第二传动轮、安装座和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前端侧均固定设有垂直地面的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杆体之间固定架设有一对平行地面的导杆,所述滑块上贯穿有一对与两个导杆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的后端均延伸有凸出体,两个所述凸出体的相对内端侧壁上均设有一组压力传感器,两个所述凸出体上相对应的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均设有扩张弹簧,两个所述凸出体的相对外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杆中间的地面上,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一传动轮;
所述提升机上的牵引绳绕过天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并与矿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68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防撞底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内电蓄热供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