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型材端部联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871026.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4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翁端文;赵喆;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铱腾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F16B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吕军林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型材端部 联接 | ||
一种两型材端部联接件,用于设置在两型材相靠近的联接端处,包括凹槽式的本体,本体形成有两个侧壁和一个底壁,两侧壁之间形成有插接口,用于插接型材上的联接部,其特征在于:侧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开口位于侧壁的外侧缘处,底壁上与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半透槽,半透槽的两端延伸至侧壁位置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通透的螺纹孔,缺口处于螺纹孔之间,螺纹孔中设有螺钉,通过螺纹孔中的螺钉与另一侧壁对两型材联接部的夹持而实现对两型材的联接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型材联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型材端部联接件。
背景技术
在一些应用场所,如制衣吊挂系统中的轨道常常需要进行方向的转换,就会使用联接件将两根轨道型材呈一定角度联接为一体,但是采用的联接件都是固定角度的铸造件,其联接角度固定,适用范围较窄,仅仅只能满足一种角度的型材之间的联接。型材之间的联接角度出现了变化,就需要更换新的联接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去进行生产、安装新的联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两型材端部联接件,能够实现多种角度的型材之间的联接。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两型材端部联接件,用于设置在两型材相靠近的联接端处,包括半透槽式的本体,本体形成有两个侧壁和一个底壁,两侧壁之间形成有插接口,用于插接型材上的联接部,其特征在于:侧壁上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开口位于侧壁的外侧缘处,底壁上与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半透槽,半透槽的两端延伸至侧壁位置处,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通透的螺纹孔,缺口处于螺纹孔之间,螺纹孔中设有螺钉,通过螺纹孔中的螺钉与另一侧壁对两型材联接部的夹持而实现对两型材的联接固定。
两型材端部联接件的侧壁上设置缺口,底壁上与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半透槽,从而使得该联接件可以向底壁内端或者底壁外端弯曲。两根型材的联接部分别从联接件的两端进行插入,然后调整两根型材位置,将两根型材用于联接的端面对应整齐,最后穿过其中一侧壁上螺纹孔的螺钉与另一侧壁相配合,可以根据联接部的尺寸大小,调整螺钉与另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使得螺钉与另一侧壁能够紧紧的夹持住联接部,并且同时也将该联接件的弯曲角度进行了固定,从而分别将两根型材紧紧地夹持在螺钉和另一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另一侧壁向着其中一侧壁方向倾斜设置。穿过螺纹孔的螺钉和另一侧壁将联接部夹持在两者之间,螺钉拧紧,螺钉向联接部施加力,使得联接部挤压着另一侧壁向着侧壁外端形变。但是联接部施加力在倾斜设置的侧壁上,侧壁上受到力比联接部施加的力小,倾斜设置的侧壁不易向侧壁外端发生形变,并且在倾斜侧壁能承受范围内,螺钉拧得越紧,联接部越是更大力地挤压着另一侧壁,另一侧壁更大力地反作用在联接部上,从而将联接部紧紧地夹持在螺钉和另一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半透槽呈“V”形。使得两型材端部联接件向其内端或者外端弯曲所需的作用力变小,操作人员操作起来更为轻松。
进一步的,缺口呈梯形,缺口靠近底壁一端的宽度小于远离底壁一端的宽度,缺口靠近底壁一端的宽度大于半透槽的口部宽度。使得两型材端部联接件向其内端弯曲的角度由“V”形半透槽决定,能够最大化地保证联接件向其内端弯曲的角度,从而使得联接件适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所述其中一侧壁的横截面为梯形,该侧壁靠近底壁一端的厚度大于远离底壁一端的厚度,螺纹孔设置在该侧壁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上。侧壁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侧壁上才可以设有通透的螺纹孔,因而螺钉拧紧时能产生很大的轴向力,它能够实现螺钉与侧壁牢固的联接,从而使得螺钉的位置不易改变。侧壁的厚度由靠近底壁一端到远离底壁一端逐渐变小,侧壁中部位置上的厚度可以满足通透螺纹孔的需求,这样也节约了一定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其中一侧壁外表面上设有标记线,标记线位于螺纹孔的直径方向上,标记线沿该侧壁长度方向延伸。标记线是在型材制备过程中而成型的,通过设置标记线,可以方便在型材的壁体上加工螺纹孔,利用标记线作为基准,在型材的壁体上打出位置准确性好的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铱腾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铱腾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871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高通量胶囊剂光谱检测装置
- 下一篇:制衣吊挂系统中的主轨支撑座